经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于2021年6月30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原正司级大使、上外1965级英语专业校友刘贵今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七一勋章”,成为首批29名“七一勋章”的获得者之一。
他40多年的外交生涯,全部与非洲有关,其中有17年的时间,作为驻非外交官。非洲54个国家,除了2个没有建交的国家以外,其余的52个国家,刘贵今大使都走遍了。他在风华正茂的年纪进入外交部,见证了中非友谊,推动了中非关系发展,见证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到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历程。
2021年10月26日,刘贵今大使应邀回母校,与师生交流并作《我的非洲脚印和外交人生》主题报告。作为对非外交工作的坚守者、耕耘者,刘大使从50年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支持谈起,结合自己的非洲外交历程的切身体悟,阐述了自己对非洲国家、中非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讲述了自己亲历中非关系中的数个“第一次”。他指出,中非关系已经实现了三连跳,正从新型伙伴关系发展为日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刘贵今大使强调,外交领域从根本上来讲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所在。他强调了语言和国别区域研究对于外交工作的重要性,鼓励上外学子“自觉虚心刻苦”,将个人的抱负和梦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展现梦想光辉。报告会上,刘大使与大家热情分享了自己当年在上外学习、生活的往事,感叹“想起母校,来到母校,总觉得这是我人生中间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我生命中宝贵的一段岁月。”看到上外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他表示自己“作为一个上外毕业的学生感到由衷的高兴”。
上海外国语大学徐旻老师入选上海教卫工作党委系统评选的2021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从教21年,以语言为墨、为器、为帆,立足三尺讲台,在课堂育人、以译战疫、全球传播的实践上,徐老师书写着立德树人的生动篇章。
“趁热打铁”,是徐旻老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而语言便是他在“大思政”卷轴上挥洒的浓墨。从事口译教学多年,他拥有丰富的口译实战经验,非常重视将第一线鲜活的材料带进课堂。从十九大报告到进博会致辞,从新冠疫情热词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金句”,徐老师总能将最新的时政素材自然穿插在课堂内容中,不仅关注“怎么说话”,还让学生学会“说什么话”。
在他的课堂上,常新的是教学的案例和素材,不变的是他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默默坚守。在宏观设计和课程建设方面,徐老师坚持不“赶时髦”,不做“一阵风”的事情,而是致力于“细水长流”。多年来,他传承上外日语的文脉传统的同时,对课程资料一点点充实、完善,专题课件、微课视频也在有条不紊地积累更新中。经过多年打磨和建设,徐老师编著的《新编日语口译》教材荣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并且,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徐老师还是身边党员的带头人,带领学院的教研团队高度重视师生合作、课堂内外互通、线上线下连接,形成了学生、任课教师积极互动的优良传统;在他的带动下,学院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徐旻老师从2020年2月起承担上海市外办多语种疫情信息发布的日语版翻译工作,历时5个多月,先后翻译120多份材料,总计字数约11万,其中2月1日至3月24日连续53天不间断,翻译超过8万字。徐老师连续战斗,以语言优势投身智力抗疫,为在沪外籍人士与外资企业等提供了权威的信息源,体现了上海作为卓越全球城市在抗疫战斗的精细高效管理水平。2020年9月,徐旻老师因此荣获了“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目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徐老师依然“随时待命”,在散发疫情的信息发布和推动疫苗接种工作中,随时做好相关翻译工作。
徐旻老师深知语言的魅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如何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国故事传扬,是他一直以来潜心思索并为之努力的一件要事。多年来徐老师指导学生们积极参与演讲、口译等学科竞赛,屡屡斩获佳绩,50多名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包括3个全国演讲冠军、4个全国口译冠军等。十年多来,在国内、国际各类竞赛的舞台上,徐旻老师指导学生用地道的外语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中国青年的成长、浦东30年的发展奇迹、语言和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国际间交流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徐旻老师指导的学子们不仅绽放着语言的绚烂魅力,更讲述着着激动人心的中国梦与中国故事,展现着新时代上外学子的全球视野与国际担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获央媒报道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课堂进教材”试点单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获央媒报道。
学校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组织相关培训研讨46场,参与骨干教师超800人次,研发涵盖约30个语种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平台,建构起多语种课程思政体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开设的“当代中国专题”课程,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选材,向学生们讲授反映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讲授这门课程的鹿钦佞老师认为:“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留学生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中国,建立起对中国的清晰认知,他们会成为中国真正的朋友,也会如实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要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外国留学生是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的“使者”,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来中国以前,我一直好奇中国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来自加纳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秦磊说,“在‘当代中国专题’课程中,我找到了答案,五年规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使中国的发展更具稳定性前瞻性。”
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展战略合作,创设“多语种+党建”模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其中的重中之重,是为一大新馆的党史展陈做好译介。在上外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校党委办公室临时设立专门编辑部,牵头协调组建了涵盖英、法、俄、西、阿、德、日这 7 种语言的近 40 名中外专家团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成近 40 万字的文案译介任务。“用对象受众乐听易懂的话语向外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新使命和新机遇。”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说。
涵盖英、法、俄、西、阿、德、日这七种语言的近40人翻译团队迅速建立了起来。“团队成员本身的教学、科研无法停下,时间紧、任务重。”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有勇说。他本人也是阿语翻译的“大拿”。这支团队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阵,也有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参与,更是“中外结合”——邀请了不少外方专家担任审稿人,还有专业、严谨甚至严苛的编校人员。“我们当初定下的方向是要让外国参观者真正‘入眼、入耳、入心’。通过非常地道的对象国语言,让外国参观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那么精彩。”
王育伟所领衔的英语翻译团队在七种语言中任务最重。他告诉成员,翻译过程一定要清楚:中国读者是有知识储备的,或多或少对某段历史有了解;可外国参观者就不同了,他们对我们党史的知识可能了解很少。“团队建立之初,在与外方专家沟通的时候,他们就建议我们,要客观地陈述历史,遇到比较‘虚’的文字,一定要将其落‘实’。”
“使命感”是团队成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高频词。王有勇介绍,翻译团队还吸纳了不少外国留学生,通过年轻一代的感受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但要明确的是,我们不是在‘迎合’。翻译过程中,讨论不断、争论不断、学习不断,与一大纪念馆专家一起学习切磋,大家始终保持着文化自信和昂扬的专业热情。”
上外致力于学校文脉与国家社会命运、与共产党历史传承相融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落户在上海的红色文化场所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场所,把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作为专业教学实践内容,培育养具有全球话语能力的特色卓越人才。通过“红色历史学习、红色文本译介、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旅融合”等过程,鼓励学生在翻译、语用、话语传播等过程中充分了解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一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新渔阳里等一批红色场所的国际传播为基点,通过志愿服务、创新创意、文旅结合等方式,为向世界更丰富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注入新时代年轻人的朝气和理解,助力构建新型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学校还与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联组学习并开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国际传播”专题研讨,就进一步与中共一大深入合作,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加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国际传播进行交流研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开拓“双一流”建设新格局的强大动力,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支撑材料】
© 2020 上海外国语大学 Shanghai Intem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SISU|沪ICP备050514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