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教学院系篇 | 还原课堂 超越课堂:国关学院线上重点课程的教与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30浏览次数:128

  • 利用上外课程中心慕课平台授课的《比较政治学》课程 【摄影 | 】

  • 郝诗楠老师的录课“设备” 【摄影 | 】

  • 陈炯良老师运用多个平台增进线上教学的互动性 【摄影 | 】

  • 徐谙律老师使用腾讯课堂进行《基础英语IV》直播教学 【摄影 | 】

  • 学生在《基础英语IV》Blackboard课程平台讨论板中的拓展讨论 【摄影 | 】

编者按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和教学实际情况,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经前期精心准备和严格测试,我校于2020年3月2日正式开始线上授课。各院系结合专业和课程具体情况,出台了一系列保障举措和实施方案,广大一线教师全力投入密切配合,有效保障了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务处将征集各院系的优秀经验做法,通过“SISU教学院系篇”栏目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努力建设在线教学质量文化。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高校教学工作转到线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授课方式让很多老师和学生一开始都无所适从。“一开始听到要线上上课,我还是有点担心和疑虑”,国关学院的青年教师、比较政治学系副教授郝诗楠如是说。在此之前,郝老师已经承担学院若干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多年。但即便如此,线上教学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新鲜事物。不过在学院的支持下,郝诗楠做了充分的准备,很快他的线上教学就顺利地开展了起来,并于近日与学院陈炯良、徐谙律两位老师的课一道被同学们票选为学院的“线上重点课程”

从线下到线上 还是有点不一样

郝诗楠老师这次入选线上重点课程的是《比较政治学》。该门课是我校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从内容上来看,它是政治学学科服务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桥梁。为此国关学院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比较政治系,致力于加强与改进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郝老师长期从事比较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自入校至今一直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经上过了四轮。不过在他看来,如果将线下教学完整的搬到线上的话大概率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因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线上与他们线下课堂之中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是对于课程容量的设计。线上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知识点的数量切割成若干小节,每个小节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这是郝老师在考察了各种线上授课平台以及网课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在试行了几次之后发现效果也确实不错。郝诗楠认为对于像他一样选择在上外“课程中心”录播上课的老师们来说,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停顿思考以及知识点转换的时间,不能苛求学生在电脑屏幕面前不间断、密集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比较政治学线下教学时的一些“规定动作”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也“一个都没少”。比如在每周课前郝诗楠都会通过微信群、课程网站布置阅读文献的任务,而在课后他也会在课程网站设置每周思考题,并要求学生必须在周末之前提交。这一方面既解决了线上课程的考勤问题,另一方面也督促学生不断的回看、复习课程的内容。

“非常时期的做法尽管也很‘非常’,但确实也提供了平时无可比拟的全新体验与经验”,正在编写比较政治学教材的郝老师认为,“今后相关课程的教材应当同时考虑线上教学的要求,这应该也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摇身变“主播”线上教学也可以有“课堂感”

“由于疫情,我们不得不将课堂搬到线上,但是这种改变未必是坏事”,国关学院外语教学部的陈炯良老师对于线上教学也曾有一个思想转换的过程。不过,作为一名资深教师,陈老师迅速、高效地投身于线上重点课程《高级英语II》的教学之中,摇身一变成了同学们喜爱的“主播”。

在谈到直播与录播两种方式的抉择时,陈炯良老师表示,外语类课程的课中授课环节非常重要,而且外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互动和练习,所以仅采用录播手段显然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比较试用了多个直播平台和云会议软件后,陈老师决定采用Zoom“云会议”进行直播授课。Zoom与许多直播平台比起来具有灵活性强、界面友好简洁、容易上手的特点,与其他云会议软件相比,Zoom的优势在于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录屏,课后学生可以重复观看。Zoom会议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有问答讨论环节、学生课堂练习的投屏环节,充分保证绝大部分的有效参与。“从这个方面来说”,陈老师欣喜地发现,“还是比线下教学是有优势的,另外课堂考勤也一目了然。”

而在面对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和作业布置时,陈炯良老师则转而采用了上外Blackboard学习平台(BB平台)。一方面,课前预习涉及本单元课文的相关文化背景、专用词汇和术语的辞典查询、课文主题的导入,这些版块需向学生提供相对静态的资料(包括文本、链接、音频、视频等),供学生课前学习参考,就此而言BB平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到了课后的作业环节,使用BB平台也非常便捷有效。陈老师表示,该平台在布置作业、评改作业反馈可以做到及时详尽,这点也是线下课程所不及的。而课后提问和交流时,陈老师多平台并用,在线实时互动与留言结合,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得“很6”的陈老师也在思考新技术对于未来教学形态重塑的可能性:“可能疫情过后我们的教学习惯和手段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超越线下课堂 线上教学也有意想不到的“红利”

坐在颇有“英伦风”的家中,打开电脑和录音设备,国关学院外语教学部的徐谙律老师开始了线上重点课程《基础英语IV》本周的教学工作。由于同为英语老师,徐老师和陈老师一样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课堂感”也选择了直播的授课形式。不过在备课阶段,徐老师却对传统面对面课堂的教学设计作了大幅调整,尤其是在课件制作上,将以往的每单元一个课件文件根据授课环节和课时拆分成为四个文件,便于学生清晰地掌握教师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学生手头缺少纸质教材,为了便于呈现并讨论课文,徐老师将以往二十余页的课件扩充到了七八十页,甚至更多。这无疑为自己增加了相当的工作量。

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徐谙律也逐渐发现看似“有点麻烦”的线上教学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红利”。比如课程直播软件的“自由讨论板”、“答题”、“举手”等功能可以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并反馈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现“全员参与式”的线上师生互动,让以往线下课堂中那些“不敢举手”、“不好意思发言”、“还没思考好答案就被其他同学抢答”的学生有了深入思考和分享的机会。

此外,徐老师也认为上外BB平台拓展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互学形式的语言学习习惯,有利于教师对每一位学生个体进行反馈和必要的指导。教师在课程平台中上传受课时限制而无法在直播课堂中呈现的视频、音频、电子书等资料,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自学的补充资料,供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学习拓展。还有作业的线上反馈功能可以让老师能对学生朗读、写作、课后练习等作业做出“一对一”的详细反馈,帮助老师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阶与改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