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对首批201所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进行授牌 【摄影 | SISU】
-
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牌 【摄影 | SISU】
2021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提升高校校园应急急救能力,并拟建设一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在校园内配备相关急救设施设备与物品,并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研制急救设施设备配备规范(试行)和急救技能培训方案(试行),探索校园急救技能证书开发试点建设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急救教育经验做法,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强化急救教育。
我校医疗保健中心以校红十字会为基础,多年来致力于大学生应急救护的普及教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近十年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应急救护普及教育全覆盖)、大学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培训、生命健康安全选修课(2学分)、选派师生参与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救护师资培训(现有红十字注册救护师资三名)等方式,持续在师生群体中开展应急救护的教育培训活动,2017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上海市首家高校生命健康安全实训室,并获上海市红十字会急救相关课题两项。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精神,于2021年11月申报并获批成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2023年3月21日,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推进全国学校急救教育工作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师应急救护素养,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在山东济南联合举办了“筑基教师公益培训全国学校急救教育研修班”。
研修班上,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对首批201所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进行了授牌。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樊泽民处长出席开班式并作了《把学校急救教育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的专题报告。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国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宇轩,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任王若同,山东省教育厅王桂龙处长等领导出席开班式。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王立祥专家作了“校园急救教育防护救模式”的专题报告。浙江大学医学院张悦怡主任对参会学员进行了包括心肺复苏、AED使用、校园急救情景模拟等校园急救知识的实操培训。
急救教育是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强学校急救教育,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为社会培养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人员,教育部体卫艺司于2021年开始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作为首批认定的201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我校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培训模式、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校两校区共有AED30台,医疗保健中心也会联合各院系持续开展急救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