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办学治校实践中。
开“三课” 增“自信” 建外语院校特色课程思政新格局
刚刚过去的10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梅德明教授在上外面向全校先后开设了《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育人观的外语课程建设》和《多语能力与全球胜任力: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语学习》两场讲座。他在讲座中提出,只有在外语课程中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以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实现双属性的统一,才能准确把握外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理解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提升与发展,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如何把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外语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是否只用中文来教?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德语系为例,自从2015年9月开设了德语经典文献阅读,德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方与东方》等中外文献就常常成为同学们课堂内外讨论的热点。“老师带我们读德国翻译家、汉学家卫礼贤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像是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自己,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外国人看来是新奇的。”上外德语系大四学生施碧霄谈起上学期的德语经典文献阅读课程,仍然深有感触。“我发现越了解自己的文化,就越认同自己的文化,只有把自己的文化根基学实了,把自己的文化信心立稳了,再谈中西文化交流,才不会为表面的差异困惑。”
2014年在上外推出全英语授课的《中外时文选读》,由学校外语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联袂开讲,通过新颖的方式与视角开展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探索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有效方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根据学校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特征,上外围绕由“多语种”课程思政、《世界中国》综合素养课/系列讲座、双语特色思政课形成的“三课”,着力构建外语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上外将2017年确定为学校“思政创新年”和“教学质量提升年”,下一阶段,将在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西语、阿拉伯语等13个语种的25门专业课程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工作试点,形成“多语种课程思政群”,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施歆予是上外卓越学院的大二学生,就读于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她同时学习西班牙语与英语。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她多次出国进行访学和交流。“我很喜欢在上外卓越学院的学习经历,不仅让我对多种语言、多元文化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而且通过不同的课程和实践,我得以发现自我,并探索未来发展不同的可能性。”她兴奋地说。
卓越学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基地。学院开设多语种高级翻译实验班、多语种国别区域实验班、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等,采用荣誉培养制度,实施荣誉学籍、荣誉课程和荣誉证书三个层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英语强化制度、国际培养制度和创业实践制度开展全过程强化培养,辅以学业导师制度和旋转流动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自2016年开设以来,两年共招收了5个班级,108名学生。
上外在全国首创复合型专业教学模式,并实行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开设多语种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实验班、多语种金融人才培养实验班、多语种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多个“多语种+”人才培养专属平台。自2016级学生起,上外开始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按照目前的课程计划,施歆予说,自己打算在三年内完成大学课程,获取学士学位。
课堂之外,学校实施多种举措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上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出21个语种的外文门户网站群,着力打造“办网”“育人”和文化传播融为一体的多语种特色平台。由师生撰写的大量多语种文章,不仅具有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质,而且符合语言目标对象国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学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在英国上线,170个国家、1.5万多名学员在此平台上进行交流,中外师生在此互学共进,在实践中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了师生的全球话语能力。
拓语种 建智库 用全球视野助力中国智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更为紧迫。作为语言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决定着我国未来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上外着力推进“战略语言”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关键人才储备。上外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近日发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增设乌兹别克语、捷克语、波兰语和哈萨克语等4个专业,均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专业。
上外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级翻译学院,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仅有的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
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大力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重点增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语言专业。科研方面,上外也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了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一带一路”金融研究中心等机构。
依托国家汉办、外交部、教育部等多个研究平台,学校积极推进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发挥智库“资政、咨商、启民、育人”功能。通过主办全球治理国际会议、二十国集团学术研讨会、欧洲难民问题研讨会等活动,学校集聚了全球高层次学术资源,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形象,把多语种优势与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设有机结合,倡导学者立足全球视野观察世界发展、以世界语言阐释中国理念,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观点、中国方案,积极践行文化自信。
【相关报道】
《光明日报》专刊报道 | 上海外国语大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办学治校中
《光明日报》专刊报道 | 【书记校长谈】姜锋、李岩松:办好新时代的外语高等教育
《光明日报》专刊报道 | 【教师说】宋炳辉:培养新时代卓越国际化人才
《光明日报》专刊报道 | 【学生议】李明炎:中国梦引领青春梦 多语种讲述祖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