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
【摄影 | 陆海虹】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翻译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加强沟通交流,由上海外国语⼤学与Peter Lang国际学术出版集团合作推出的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JTS)《口笔译研究》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5月10日在上海外国语⼤学虹口校区逸夫会堂和ZOOM平台同步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多名专家、校内领导、翻译界人士共同见证了《口笔译研究》国际期刊的创刊仪式。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执行主任兼科技领事Felix MOESNER、上海翻译家协会荣誉会长戴炜栋、上海外国语⼤学科研处处⻓王有勇、Peter Lang国际学术出版集团的高级编审Ulrike DÖRING女士与Katharina WLOST女士以及创刊号文章作者等应邀出席。
在随后进行的学术研讨会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席主任Hannelore LEE-JAHNKE、上海外国语⼤学⾼级翻译学院口译教授Ian NEWTON、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应用语言系翻译系主任Gary MASSEY、《上海翻译》执⾏主编傅敬⺠、国际⼤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Maurizio VIEZZI、欧洲语言服务商德国无国界文献翻译技术公司总裁François MASSION、上海外国语⼤学科研处处⻓王有勇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跨越不同时区,围绕翻译研究的前沿话题先后做了七场精彩的发言。所有环节安排紧凑,运行精准顺畅,会议气氛十分活跃。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先后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执行院长李正仁主持。高翻学院师生为本次会议全程提供了中、英、德多语种接力同传服务。
(第一部分 创刊仪式)
1. 张爱玲院长开幕致辞兼期刊介绍
下午三时,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教授的致辞正式揭开了此次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的序幕。张院长首先代表高翻学院和期刊编辑部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期待即将开展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同时致谢创刊号投稿作者和编辑部全体编审人员。
2.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致辞
黄友义表示,《口笔译研究》的创刊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有新时代翻译研究的前瞻性和启发性,对于中国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肯定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的重要性,由此强调口笔译研究顺应了国际翻译职业化时代到来后翻译界新的发展趋势。他希望各读者群体应当对创作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更多地参与其中。最后,他希望在全体编委和作者们的努力下,能打造出高品质学术研究期刊。
3. 张爱玲院长宣读了《中国翻译》主编杨平特地发来的创刊贺词。
杨平主编对创刊号的成功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同时祝愿《口笔译研究》能成为促进中外翻译学术交流和学术进步的重要园地和平台,成为代表跨学科前沿研究水平的国际化翻译学术期刊。
4.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王有勇现场代为宣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的致辞
在致辞中,查明建副校长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学院办好《口笔译研究》期刊,为今后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同时也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对期刊的未来发展作出期待。他指出,在翻译研究这一学术领域,交叉学科的发展十分迅速,是大势所趋,翻译学科的跨学科发展会不断取得突破。最后,他对《口笔译研究》创刊表示祝贺,同时感谢所有领导、专家学者、编辑部同仁的辛苦付出。
5. Peter Lang国际学术出版集团编审Ulrike DÖRING和Katharina WLOST发言
Peter Lang国际学术出版集团的高级编审Ulrike DÖRING与同事Katharina WLOST发言。她们首先回顾了两人在疫情期间身处欧洲远程参与期刊编辑的经历。Ulrike DÖRING指出,创办刊物的定位和水准十分重要,口笔译研究是十分宽阔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我们如果想要办出自己的刊物特色,引领学术前沿,必须严格把控稿件质量、确保各个专栏的学术前瞻性及供稿者的学术敏锐度。Katharina WLOST对本刊物的国际化视角作出高度评价,同时表明当前中瑞两国企业在能源、交通、融资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这一点对口笔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执行主任兼科技领事Felix MOESNER致辞
MOESNER领事首先对《口笔译研究》的创刊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期刊的跨学科研究定位高度赞赏。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与上外高翻学院合作渊源深厚。近年来,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不断加大了与中国各校和科研机构的跨学科合作。他期待未来能与高翻学院和《口笔译研究》期刊展开更多的合作。
7. 上海翻译家协会荣誉会长戴炜栋
戴炜栋会长首先肯定了上外高翻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继第四届口笔译跨学科研究国际会议圆满落幕后,创刊号的成功发行表明口笔译研究具有学科交叉可能性。他相信此次创刊能够为推动我们国家翻译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8. 视频贺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传英、扬州⼤学 MTI 中⼼主任刘猛、⼴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Riccardo MORATTO发来视频,对《口笔译研究》的创刊表示真诚地祝贺和衷心地祝愿。
9. 期刊正式启动
与会嘉宾们在全场观众的见证下按下水晶球,宣布《口笔译研究》期刊的正式启动,并合影留念。
(第二部分 学术研讨会)
创刊仪式后,我院与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联合主办学术研讨会,探讨口笔译研究的新趋势,为师生们指明了学科交叉与翻译研究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1.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开场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致欢迎辞,并提醒在座的听众和线上参会者们可打开传译频道,收听高翻师生为大会提供的中、德、英三语接力同声传译。近年来,以中文为轴心语,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多语种接力同传已经逐渐成为上外高翻的一大特色。
2. Hannelore LEE-JAHNKE 上海外国语⼤学⾼级翻译学院口笔译跨学科研究中⼼联席主任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跨学科研究中心联席主任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首先发言,她指出目前国内在跨学科口笔译研究方面的成果有所欠缺,《口笔译研究》的创刊对于填补学术领域空白有着重要作用。她针对创刊之后的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同时对几个目前口笔译交叉学科值得关注的研究切入点进行解读,并认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 Ian NEWTON 上海外国语⼤学⾼级翻译学院⼝译教授、前国际劳工组织口译部门负责人
Ian NEWTON教授指出,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译员们需要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尝试不同的远程口译模式。而另一方面,作为口译团队的负责人需要了解团队译员与译员共情,协调译员需求、解决译员担忧,从而增强译员的归属感。
4. Gary MASSEY 瑞⼠苏黎世应⽤科技⼤学应⽤语⾔学系翻译系主任
Gary MASSEY教授认为,随着各学科不断发展,学科间的影响与联系愈发紧密,译员在促进学科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对译员翻译水平以及专业知识储备的更高要求。同时他借用“生态翻译”的概念,从交流生态模型、组织机构、人机交互、译员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探讨了职业译员的发展前景。他表示,译员应该积极协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译员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口笔译教学应拓展相关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与机制。
5. 傅敬⺠《上海翻译》主编
傅敬⺠主编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翻译方向由外译中开始偏向中译外,内容也由文学翻译开始偏向应用翻译,翻译市场的变化推动了翻译教育的变革,但这一体系并不被人们关注。因此他建议新创办的《口笔译研究》期刊既要关注学术问题,也要重视实践问题。同时,他也从《上海翻译》的办刊宗旨,阐述了对于“应用翻译”的理解。
6. Maurizio VIEZZI 国际⼤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
Maurizio VIEZZI主席在发言中强调口笔译实践和研究,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由于对口译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掌握口译技能的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要扩大《口笔译研究》的受众面,让更多的口笔译的从业者阅读研究。
7. François MASSION 德国⽆国界⽂献翻译技术公司总裁
François MASSION博士首先回顾了翻译主体的变化过程,并解释了人机联合翻译的工作原理。接着他指出,译员和语言专家也可以通过设定翻译的衡量标准来影响机器,还可以建立供机器学习使用的知识库,以解决机器不了解语言使用背景、不理解不同语言文化中的语义差异等问题。最后,他从人机耦合、机器学习等角度,对未来翻译研究的新课题进行展望,并再次强调了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8. 王有勇 上海外国语⼤学科研处处⻓
王有勇教授指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分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个阶段,因此翻译活动不仅具有译介的工具性功能,还被赋予了话语建构的功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必然的要求,在推进文化交流方面,有能力有义务讲中国故事,获得理解和支持。
9. 临近尾声,执行院长李正仁教授向所有参会嘉宾和所有工作人员表达诚挚感谢,并邀请线上与会成员在云端合影留念。
10. 总结致辞 张爱玲院⻓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张爱玲院⻓致闭幕辞。她再次感谢所有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会务组工作人员为本次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并期待全球早日战胜疫情,能与各位嘉宾尽早开展线下交流。
至此,本次《口笔译研究》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同学们热切地与各位嘉宾和老师进行场下交流,学术盛宴永不散席。
附《口笔译研究》期刊介绍: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JTS)《口笔译研究》是以英⽂为主,⾯向全球发⾏的国际期刊,由上海外国语⼤学⾼级翻译学院主办,国际著名⼈⽂社科出版社 Peter Lang 国际学术出版集团出版。期刊以⼝笔译为研究对象,以跨学科视⻆搭建⼀流学术平台,荟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进⾏对话和沟通。期刊为半年刊,以印刷版和电⼦版⽅式全球同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