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俄语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原主任、《汉俄大词典》主编顾柏林教授因病于2月26日16时1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八十二岁。顾柏林教授的辞世,不仅是我校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俄语学界的重大损失。商务印书馆等学界机构、团体、个人已向我校发来唁电、唁函,向顾柏林教授的辞世表示沉痛悼念。
顾柏林教授追悼会定于3月4日(周二)上午10时30分在上海宝兴殡仪馆(上海市虹口区西宝兴路833号)举行。
编者按:自2012年开始,由曹德明校长、周承副校长直接组织,学校启动了“文脉守望:听前辈讲上外故事——上外老教授老校友采访口述项目”。2013年9月,“文脉守望”采访项目组和传媒学院名师风采纪录片采访组对俄语界前辈顾柏林教授进行了专访,留下了珍贵的采访实录。
上外新闻网特刊发采访手记和纪录片,一同深切缅怀先生的崇高人格,追忆他为中国俄语学界做出的卓越贡献。
顾柏林教授1932年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上海俄文专科学校(现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1956年在俄语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现代俄语理论课教学工作,开设俄语词汇学、俄语语义学等课程。1960年起参加《汉俄词典》编写, 历任汉俄词典编辑室组长、主任。1985年被评为教授。1989—1992年任俄语系主任。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国际俄语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授予的普希金奖章。2009年获俄罗斯俄语世界基金会(Фонд «Русский мир»)授予的三等奖。
顾柏林教授在中国俄语学界,尤其是俄语辞书编纂领域享有盛誉。由他任副主编的《汉俄词典》(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版、1989年修订)是国内第一本初具规模的汉俄词典,问世后即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是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礼品书,当地众多权威学术刊物给予极高评价,称之为“上海词典”,至1980年止共增印了18次,并同时在俄罗斯多次出版。他于1985年在此基础上开始主持编写《汉俄大词典》,历时二十余载,于2009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由美国出版巨头哈珀·柯林斯集团(Harper Collins)合作开发,收录12万词条、总容量近1000万字,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汉俄词典。该词典出版后,荣获2013年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奖(语言学)二等奖、2010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纪录片制作:传媒学院 杨瑾)
板凳坐得十年冷
——访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顾柏林教授
编词典一直被认为是旷日持久、枯燥无味而又折磨人的活。国外曾有学者戏言,惩罚罪犯的最好办法不是监禁,而是让他去编词典。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词典从编写到问世工作繁琐复杂,完工周期特长,在当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坐冷板凳去干这种苦活呢?
历时二十余载,1000万字,12万词条,《汉俄大辞典》体例新颖、信息量大、时代感强。这部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汉俄词典,凝结着顾柏林教授的心血。
辞海茫茫,孜孜以求
收集整理资料、以汉语词典为蓝本敲定词条,再参照俄文书籍在卡片上手工抄写读音以及不同意象的释义。由于俄汉文化差异,有些词汇在俄文书籍中很难找到,所以词典的编辑每天快则100条,慢则十几条。
《汉俄大词典》的编写工作始于1985年,2001年12月正式立项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标志性项目,计划于2003年12月结项。2002年年底完稿并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排印,2003年8月完成二校工作,2005年正式付梓出版。
以顾柏林教授为主编的词典编写团队,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刚刚文化大革命结束,资料很少,当时俄罗斯新出的词典都找不到,而且没有网络,很多词条的翻译根本找不到,只能靠自己去推敲、或是咨询俄罗斯的专家和教师。当时的工作条件拮据,工作细碎、繁琐,“举个例子来说,把这个卡片成本,它需要有个人用老式的印刷来打字,把这些全部记录下来,再成本、装订,总共有五、六十本。堆下来这么一箱子都是。”
顾柏林教授强调词典的编纂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他总结出了一套编写者应具备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有敬业精神,乐于坐冷板凳,让编写词典成为自己的爱好,并从中寻找乐趣;二是不追逐名利、急功近利,要清心淡泊,耐得住清苦寂寞;三是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合作,相互学习,孜孜以求,共襄伟业;四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辞书编纂学的先进理论指导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词典质量和实用价值。
顾柏林教授自身就是一个做得冷板凳、孜孜以求的学者。记得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家里编词条,与他住隔壁的邻居来找他但他却没听见敲门声,中午的时候顾柏林出去热饭吃与邻居相遇,对方惊呼,“咦?你怎么在里面啊?我还以为你不在家呢!”
硕果累累,宁静致远
编纂词典的工作枯燥乏味、数年如一日,收入又少,事实上没有几个人热爱。但顾教授却在每日的耕耘中发现了乐趣。他在翻译词条的过程中喜欢上了咬文嚼字的过程,提高了自己的理解水平、俄语水平、甚至汉语水平,并且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
文革后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顾柏林一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并给博士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在研究生的教学中,他不仅备课仔细认真,一丝不苟,授课深入浅出,还能及时向学生介绍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方法。他带出的研究生已有十几名,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顾柏林曾担任俄语系主任,并协助胡孟浩院长培养出第一批俄语博士生。
无论是代表全世界俄语教育工作者最高荣誉的普希金奖章,还是众多科研及教学成果奖项,对于顾柏林教授来说,都是实至名归。
然而顾柏林教授的学生大都不清楚自己的导师到底得到过什么荣誉,因为顾教授从不在他们面前提起。在他们心中,自己的导师永远是那么博学而谦和。而对俄语系的青年教师来说,他更是一位值得尊敬和亲近的师长,因为他时常在专业上点拨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从不摆“老资格”。
平日的顾教授却一直节俭朴素,宁静淡泊,从不乱花一分钱。1998年夏季的特大洪水中,顾教授一人就捐出500元人民币,是俄语系捐款最多的一位教师。谈到这件事,他只淡淡一笑,“我们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帮一点是一点。”
抚今追昔,快意人生
初见顾柏林教授的人总会深深地为其温文尔雅的风度所折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顾教授的童年却是异常穷苦的。
11岁时,父亲早亡,当时顾柏林小学还未毕业。父亲几年的卧病在床早已使这并不富裕的家中空空如也。家中兄弟姐妹四人,全靠15岁的大哥辍学工作和母亲作帮佣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艰苦,但顾柏林的学习成绩却总是那么骄人,令母亲既欣慰。上学,意味着家中养着一个“闲人”,然而顾柏林的母亲始终含辛茹苦地默默支持着儿子,以她坚强的毅力和善良的品行影响着儿子。时隔多年回首往事时,顾教授依然满怀深情地谈到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女性,没有她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小学毕业后,顾柏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法国教会在上海开办的中法中学(即现在的光明中学前身),靠减免学杂费读完了六年的中学课程。在中法中学,他们跟着法国神父学习法文、算术等科目,眼界开阔了不少,同时也为上外的俄语学习奠定了语言基础。同时,顾柏林逐渐产生了对西洋古典音乐的爱好和对美的追求,这对他一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949年,上海迎来了解放,中学毕业的顾柏林进入上海外文书店作了一名小店员。当店员的工作比较辛苦,晚上还得接着干,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学习。由于外文书店进的都是俄文书,晚上单位组织店员们学习俄语。为了更好地工作,顾柏林也参加了学习,并且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由于工作学习上的出色表现,顾柏林被推荐为调干生,于1952年进入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学习。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顾柏林再次以优异的成绩从三四百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俄语系第一届研究生。1956年,顾柏林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一干就是40多年。
退休后的顾教授还会时常回到系里,继续《汉俄大词典》的编纂工作,并指导及参与其他俄语词典的编写。“现在用电脑,自然快了很多,不过时间就短了,这个自己知道,年纪大了,不行了,每天在家里至多搞四个钟头。”
平常休闲的时候,顾教授喜欢听一些古典音乐,他最喜欢的是《欢乐颂》,还有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我家里唱片很多的,有几百张。最开始唱片一张一百五十块钱到两百块钱,工作期间我的奖金和文章的稿费都买唱片了。”
顾柏林教授最后叮嘱上外的学子们,“你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一代,学习环境是最好的时候,从学校的硬件、软件、环境比任何时候都好,一定要珍惜!”
(采访、拍摄 / 苏星奇、季耀华;文 / 苏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