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在思索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12-31浏览次数:222

编者按:大学中的文化活动对于维护一座校园固有的学术气息至关重要。这一次,通过对我校社团、讲座等文化活动的观察,我们愿发出对于校园软文化不成熟但诚挚的声音。

 

社团:承载传统 文化大众

本月末,社团联合会举办的情寄东方,畅感体验——传统文化季主题游园会把传统文化带到了上外。饱含中国传统元素的节目在食堂门口受到热捧,令人感叹:原来传统文化也有如此大的魅力。

校园内文化氛围建设,不应止步于严肃正规的讲座,评选,更应多让学生亲自参与。而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交流的最佳媒介,莫过于河洛社、小筑书画社等传统文化社团。

当然,学校也应支持传统文化活动。河洛社社长马艺菡坦言:社团也很希望多举办类似的有人文内涵的活动,但主要还在于学校提供支持。社团间联合也是条好路子,5月开展的英华人文季就是河洛社联合英语学院打造的一场文化盛宴。

重要的是,活动应避免不注重活动背后深度文化背景的介绍,否则便只赚足了噱头而缺少了真正的内涵。

 

讲座:大师如书 书即大师

读大学,当读大师。

但《资治通鉴》有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讲座,则是大学中遇大师的契机。上外现在除了学校直属的思索讲坛外,还有英华人文讲座、东方大讲堂、耕读园、法政讲坛等。

有一次,听完俄语学院的郑体武教授的讲座后,笔者在他前去搭校车途中说道:教授,我难得听到这样好的讲座。虽然身在大学校园,但平时并没有很多接触大师的机会,也难以从他们身上濡染到名士的高雅气质。

教授听完,指着图文穹顶说:最好的老师,在那里。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每位主讲人都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但如果只随意听一听,不做深入的思考,那么再好的讲座效果也必然有限。办讲座众口难调,施与受的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讲座嘉宾的水平,还要看学生自身的思想觉悟。

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你首先要向名著证明你的价值,然后才能看到名著的价值。

 

大学:百年树人 兼容为大

上外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可是笔者认为,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乃至单纯的文化氛围营造上,上外做的还不够。

蔡元培说,大学应当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也。上外如能平衡包容中国与西方文化,坚持文化的传承,其学生又能够全面完善自己的素质,则能做到名副其实的学贯中外。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学应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责。文化的传承不是专业课能完全涵盖的,更多在于大学内的讲座等文化活动。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者,是宵小。工匠专能,罕能称大。然而,据最新调查,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自己周围都是煎饼人,即涉猎广泛但多是一知半解的人。

其次,人文气息的培养重在浸润二字。近日,传统文化游园会,人文季的活动都在举办中。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持久二字。如果数月仅有一次,一些活动不能形成常规,便如文化沙漠数月仅逢一次甘霖,干涸的文化氛围不会有多少改善。

撰文丨陈晓颖 徐韵 吴一苇

(本文系上外新闻学院《新传快递》报纸248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