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外时 我们看些什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12-26浏览次数:362

引言:大学,亦当有大楼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在指出一所大学在学术与培养人才上成功与否,并不只靠修建华美的建筑,而更需要内在的师资与氛围。

当然,大楼与大师并不矛盾。气派的建筑物不一定就会削弱大学的学术功能,在更多时候,具备了雄伟气势与优良设施的教学楼更能与学术教育相得益彰,衬托出一所大学独特的气场。无论哈佛大学怀特纳图书馆,还是北大博雅塔,清华大礼堂,无一不是力证。

大楼之美,更不能美得空洞。一所大学的建筑物应当成为这所学校的文化地标,更是学生毕业后的回忆。所以,在建筑物上花心思,能够成就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亦当有大楼。

探索:内外兼修方显文化底蕴

大学参观热潮已兴盛多年,人们向往象牙塔的纯粹青春与特有的文化气息,意图通过参观感受不同的“高等学府”。但这其中又有多少内容可以留给人去细细咀嚼呢?

上外以风格独特的建筑及众多语言专业为人津津乐道,但教学楼本身却缺乏专业特色,难以凸显其文化底蕴和内涵。

“外表风采各异,内在单调雷同”是同学们对教学楼的普遍印象。而就本报记者的采访情况来看,许多教学楼除了孤零零地放置着一尊名人雕像,或是校友相赠的纪念物之外,鲜有其他装饰。而这之中又大多是早期毕业生留传下来的,甚至连老师都不知何时设立。相较之下,俄院的壁画浮雕以及东院的橱窗展示更具文化气息和正式感,但同样可惜的在于学院在新生入学时都未对此进行针对性讲解,致使许多同学仅是通过口耳相传了解到些许信息,外院同学更无法领会,白白浪费了原先布置的心意。

的确,各具异国风情的上外教学楼分外夺人眼球,但一所高等院校的文化内涵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外观,更应由内而外,由单一到整体,由师生向参观者层层渗透渲染。若各学院不给予对专业特色文化内涵所应有的关注和对学院精神传承的重视,又如何能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并将之传播呢?整个学校若缺乏对文化细节的注重和宣扬而只是一味追求GPA,何以塑造合格的专业精英,成为使人流连的文化圣地呢?

在既有的特色教学楼条件下,各学院更应着眼于学院内部的装饰及讲解。如树立介绍牌对学院情况、教学楼建筑风格、专业内涵等进行介绍以让更多学生了解;对所展示的雕像、画作、物品等进行相应的注释以铭记其来历和内涵;添加更多能代表学院各专业特色的装饰或展示台,而不仅只有杂乱无章地张贴着各式宣传单的几面墙;将对学院教学楼的布置作为一项传统,让每一届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其在不断更新、丰富的同时提醒学子们不忘学院精神。相信对每一个学院而言这并非难事,若得以达成,必将极大地裨益学术氛围和文化素养的形成。

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来源于细节的点滴渲染,来源于其对于自身内在氛围和素养的追求,来源于其学术精神和整体大环境的配合。内外兼修,方显高等学府之风采。

反思:教室装饰应有更好选择

每年9月,新闻学院都会举办一次教室装饰大赛,新一届的学子们可以借此为自己的教室进行一番修饰。光秃秃的墙壁经过剪纸、贴花以及卡通形象的装饰后着实光鲜。

可是,“我还以为自己进了幼儿园呢。”面对铺天盖地的卡通玩偶、花花绿绿的爱心笑脸,有人如是质疑。不仅新闻学院如此,上外各学院的教室装饰都或多或少地显现出幼龄化的特征:以可爱甜美的风格为主,图画内容亦多为风景或卡通人物等。由此也引发了部分师生的疑惑和忧虑:布置装饰是应当更加具有学院特色呢,还是应由着学生的喜好自行创作?大学生都“变小”了吗?

事实上,学院装饰的幼龄化现象,反映的是当下大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面临职场压力的大学生用低龄化心理消极防御。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不想长大。

几年前一张大学生集体毕业照就引发过对 “大学生幼龄化”的讨论,源起这张毕业照里人手抱着一只玩偶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夕的卖萌。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教授就对这一现象做出过公开批评,他认为大学生“扮小”是因其不想负责任。

在一些教育者眼中,“幼龄化”的危害不在于教育管理,而在于既有社会审美风尚与职场规范的分歧。身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其实几乎是一毕业就迅速进入中年状态。本该属于他们的足球、音乐、摇滚、流浪和爱情,都被房子、车子、编制、职称等取代。莎士比亚的“我们青春欢畅,恰如风行水上”,已经成为书本上的符号。

然而,拒绝直面现实,难道便是正确的姿态?就教室装饰而言,大学毕竟不是幼儿园。遥想五四运动中摇旗呐喊、以天下为己任的年轻人,若身处被装扮得或粉嫩或陆离但欠缺底蕴的教室之中,恐怕口号也难喊得响亮,横幅笔格更难以遒劲。

教室装饰只是一个细节,但是,细节不到位,何以折射大学之“大”?  

 | 王碧颖 高瑞梓

采访| 徐子豪 周志恒

陈晓颖   

吴一苇   

 (本文系上外新闻学院《新传快递》报纸247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