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还不太遥远——纪念姜椿芳校长百年诞辰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5-17浏览次数:166

1953 年,姜椿芳校长从上海俄专(上外前身)调到北京中央编译局后,又回来过一次。他惦记着学校,他对上外难舍难离,很有一些像古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那种意味。细细揣摩,很是让人心动的。

姜校长回来后又召开了一次校务委员会,还向全体师生员工作了一次报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具体内容已是记不清了,只记得报告中有“信、达、雅”三个字。信是诚信,忠于原文;达是文理通达,读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的意思;雅是文雅,叫人能够听得懂,文化人能听得懂,老百姓也听得懂,不别扭,符合民族语言表述习惯。他还讲了好多道理来说明,还举了若干的例子。其中一句是《斯大林全集》中的一句,原文是“举行了一次十分隆重的宴会。”就把它翻成“请客”。时间久了,其他的真的记不清了,有脑筋好的记得清爽,请他们来补充吧。

姜校长走后,由涂峰代校长,涂校长调到一医后,又调来个张培成校长。张校长也是精通俄文的行家,他在一次作报告中,强调翻译要符合民族语言的表述习惯,也举了不少的例子,这也等于给姜椿芳校长作了补充。其中一个是形容长得快的意思。原文是“雨后的蘑菇”。张校长说,我国南方竹林比较多,可以把它翻成“雨后春笋”。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跑到竹林里去大解,还没等到解完,下边的竹笋就顶上来了,把他吓了一跳。”他这么一说,可把大家都逗乐了。这例子虽然不大“雅”,可是大家都听得懂了。姜校长如果在世,听了,他大概也会抿嘴笑的。

姜椿芳校长虽然不在世了,可他受人尊敬的形像,仍然留在我们上外全体师生员工的心里,何况他的铜像还竖立在我们上外的校园里呢。我们的姜椿芳校长是属于“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一个行列里的。(作者薛子峰系上外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