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你,我就微笑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4-19浏览次数:627

想起你,我就微笑

——上外校庆60周年系列之教师教学心得

 

好的老师,总能让人在回忆中,不自觉地扬起嘴角。一生若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在学校可以甘之如饴地听其讲课,在社会可以心怀崇敬地念起其好,那也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采访过许多步出校门多年的人,那种只有在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才会露出的单纯笑容,或许也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其中珍贵。

而这次的采访,我们就找寻了四位会让人如此微笑的老师。他们谈学生,谈上外,谈教学心得,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张缅老师的单纯,赵弢老师的热血,张海滨老师的睿智,王磊老师的古雅,他们个性鲜明,他们口碑极好,他们也是上外广大教师的缩影。上外如今的成就离不开无数教师的辛勤耕耘,但“优秀教师”的意义从来都不会被头衔和职位限制,它是学生们心里的一杆秤,让那些在岗位上勤勉工作、默默敬业的普通教师从不被人忘却。

 

如果可能,我愿意当一辈子辅导员

——访2009上海市育才奖得奖者、上外日语学院辅导员张缅老师

 

当张缅老师得知这次采访是为校庆稿采写关于“老师教学心得”的专题时,这位在日语学院已经当了15年的辅导员连声说自己没有什么可写之处:“你来和我聊天我欢迎,就怕我说的东西对你们稿子没什么用,反正你看吧,没用就不用写了。”张老师在短短不到30分钟的采访时间里,让我深刻感受到她真诚单纯的性格,按她对自己的评价:一个实惠的人。

折中选择,却不知不觉爱上辅导员这个职业

大学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医药专业,张缅老师坦言当初选择来上外当辅导员是一个折中的选择。“我比较讨厌和动物打交道,做实验什么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与人打交道。”她说自己是一个半内向的人,做辅导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我给学生开年级大会时声音都会发抖,找同学谈心也会紧张。”

张老师逐渐发现自己热爱上了当辅导员的生活。“十几年下来,日语学院的同学总是带给我很多快乐。他们真的非常优秀!”带过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沟通的方式也从过去多数情况下的当面谈心,到现如今的飞信、发短信等,但张老师始终秉持着自己当辅导员的教育原则。

培养学生拥有感恩之心,懂得找到幸福感

“我一直希望给学生们树立正面、积极的生活处事态度,培养他们拥有感恩之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同时也告诉同学要懂得有好的心态,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幸福感。你要幸福,就得懂得回报、懂得感恩!”张缅老师说自己一直是个很单纯简单的人,有时学生甚至会对自己说:“老师您太单纯了”。“这就是我的性格。”张老师笑说。

她目前担任每届日语学院大四的辅导员,为了更好和学生沟通,张老师会在同学大三下时就开始有意识和他们以短信方式接触。“现在的孩子开始都比较愿意和你短信等方式交流,只有时间长了,他们才会在面对面交流时和你打开心扉。”

张缅老师很懂得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且始终尊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他们的问题。“做辅导员不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上,一味指责他们的错误,而是要知道学生犯错一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所以我会经常和同学们聊聊家里的事,慢慢让他们吐露心声。”

她还拿蔡元培校长当年给犯错学生吃糖举例,强调了与同学交流时平等的重要性。“做辅导员并不像做园丁那样。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自身都能自由发展,发展出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硬要拿一些标准来框住他们。”

得奖给自己带来压力,愿意当一辈子辅导员

谈起未来的职业规划,张缅老师说自己要是有可能,愿意当一辈子的辅导员。“这话很多人听了都会觉得很矫情,可却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学生在你身上踏过,这就是一种踏实。”

张老师的母亲是一位医生,她总提及健康快乐是多么重要。“可能我在很多事业有成的人看来是个失败者,但我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我认为这就是我的成功。”

张老师表示自己没有想到会拿到这个育才奖,得奖说明了学生、学院和学校对自己工作的肯定。“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拿过什么奖。得奖后,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比以前更重了!”

最后她道出了自己对学生们的寄语:“怀着感恩之心,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案例教学法,让上课和听课充满快乐!

——采访2009上海市育才奖得奖者、上外法学院张海斌副教授

 

问:您何时来到上外法学院当老师,当初为何会选择来上外?来校之处有否经历一些不适应和困难?

答:我2001年来到上外法学院。当时对于上外这所大学印象很好,总觉得有一种万国气象,由此充满新奇感。但对于法学院了解很少,毕竟它是一所年轻的学院。进入上外以后,感觉还是有一些不同。比如人文色彩没有想象中的浓厚,也没有世人想当然认为的外语类大学所应有的那种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而这些理想正是现在的上外所孜孜以求的发展定位,我觉得今天的这种认识非常到位,也很必要。

 

问:您现在主要教授哪几门法学方面的课程?

答:我现在主要教授宪法学、行政法学和法理学三门主干课,这三门课都是理论色彩比较浓的科目。原因在于,首先是我硕士专业本身就是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而我的博士专业是西方法律史,因此主要的学术定位与阅读趣旨都在理论方面,比较适合教这三门课,当然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三门课。其次,或许更为主要的,是学院教学安排的需要。包括我以前开设的校内公选课《比较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哲学》也是如此。

 

问:回顾自己的教书生涯,能否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您是怎样根据每届不同的学生素质和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的?

答:对于教学方面的认知有一种不自觉的深化过程。记得在我刚上讲堂的时候,特别在乎教师本人的专业素质,认为只要教师知识渊博,教学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后来发现,教学方法其实特别重要,否则,再丰富的知识也很难顺利地传达给学生。这些年来,我特别注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融洽愉快的气氛。因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兴趣,进而促进教学的交流与互动。我一直认为,上课和听课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再好的教学内容,学生兴味索然,也是徒劳无益。所以我比较重视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之类的方式来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个学期,九零后的大学生正式走进了上外校园,我感觉他们在观念和行止与以前的大学生的确有些不同。这里的“不同”,仅仅是一个事实判断,而并非价值判断。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通过观察、沟通、理解,进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乃至知识结构以求适应。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问:请您具体谈谈自己认为比较独特和满意的教学方法。您的灵感来自哪里?

答:我所教的几门课都是理论色彩比较强的科目。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人生阅历乃至私人阅读方面都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教学的确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成果。所以我特别注意结合一些比较有趣的案例,特别是当下发生的案例,来讲授理论问题,解剖麻雀,强调参与,注重诱导,效果比较好。这就是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其实案例教学法在案例的选择、表述、解剖和论证等等方面,也需要一些精致的技艺的。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有些老师讲案例很生硬,像在宣读判决书,无疑让人兴味索然。另外,我在每堂课上都会就某个重要的知识点,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学术作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的深化,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学术兴趣,拓宽其知识视野。

 

问:您认为给上外法学院的同学上课和其他学校法学院学生不同在哪里?

答:我觉得大一的时候不会有太大区别,都是一些适应性的和基础性的任务。到了大二大三,可能由于专业的训练和学校环境的熏陶,会有一些专业上的和学校上的特征。我经常听到人说“不愧为上外的学生或上外法学院的学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我最直观的印象是,我们的学生性格方面可能更大方开朗一点,与人交流更开放,适应性和融和性会强一些,这里面就潜伏着发展的优势。这种角色特征和语言类教学的特点也许有些关联。比如说口语的学习可以强化社会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拓展人际关系、培养开放的性情等等。所以总体感觉,与其他法学院相比,由于语言类学习和学校国际化视野的熏陶,我们的学生在待人接物、交流与实践方面,也许更开放更乐观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从而更有活力。

 

问:上外法学院的学生应该怎样把法学和外语结合起来?您心目中理想的上外法学院学生是怎样的?

答:据我所知,上外法学院在国内法学专业里面是一所就业较好且就业质量和层次较高的法学院。这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有一些客观的数据支持,和学科建设不一定有关。因此,如果说传统法学院的优势在于专业知识的话,那么我们法学院的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优势是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气象,这和外语的训练以及外国文化的熏陶分不开。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国际化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对于上外法学院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佳的发展机会。建议在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之余,充分利用和发挥上外的特色,定位为涉外型法律人才。那么今后就业的路就会更宽,并具有更为远大的前景。

我们法学院的学生素质很高,我想这是很多人都公认的,特别是语言上的优势,以及围绕语言上的优势建立起来的超越于本国本土文化的气象,是很引人注目的。也是我能够体会到的直观的感觉。上外国际化复合型的办校理念构建了学生宽广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还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我想法学院的学生自然也具有类似的品质和优势。因此,作为教师,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研究和教学能不能真正和我们的学生相配。这是我在反思的问题,也是我们寻求研究和更新的内在动力。

 

问:您认为自己此次得到上海市育才奖是最主要是自己教学工作的哪些方面的得到了肯定?您觉得在未来还可以在教学中作哪些更多改进?

答:按照我的理解,这次获得上海市育才奖,首先是学校对年轻教师的一个鼓励,其次也是对我的一个冀望。所以我特别要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推荐。其实,在上外乃至在法学院,认真教学、辛勤科研并受到学生欢迎的老师很多,所以这个荣誉应该属于所有人。就我个人来说,今后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很多,比如刚才所提到的,上外九零后大学生的出现,对于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有知识结构乃至社会视域等等,都会构成一个挑战。这需要我们去观察、研究,并做出合理的调适。所以我越来越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其他一些专业知识也不可或缺。譬如教育心理学、沟通的艺术等等。

 

问:最后请您给上外法学院的同学几句赠语。

答:首先,要认真读书。记得大学是个学习的地方,是一个求知的地方,这个使命须臾不可忘却;其次,要多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法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强调实践,有些知识必须在法律实践中体认并强化;再次,要勤奋。勤奋是一种中性的美德,对谁都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需要竭力克服的,是闲散与惰怠的性情;最后,要培养一种法律人所应有的气度、品性及相应的职业技艺。譬如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及其严谨、稳重、富有正义感的职业品性等等。

 

上课,是教书匠由内而外的流露

——访上外英语学院王磊老师

 

在上外英语学院,“《圣经》赏析”和“希腊罗马神话欣赏”这两门选修课可谓独具特色、人气颇高,虽然目前只面向英院学子开放,却始终吸引着全校师生的目光,希望将这两门课升格为专业必修课的呼声也不时听到。课程的讲授者王磊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对西方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而他也凭借自己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和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深受师生们的尊敬。

98年考取上外研究生,01年获得硕士学位留校至今,王磊老师在上外的这10年和英院的许多教师相比并不算最长,但在他看来,自己与上外的缘分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从武汉到上海,圣经、神话成就上外情缘

在来到上外之前,王磊老师便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到工作,再到继续深造的过程。从武汉的一所部属高校本科毕业后留校做了英语教师。几年的教学经验是历练也是沉淀。当再次深造的机会来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梦寐已久的外语院校——上外。

说起选择上海的原因,王磊老师称,自己是迷上了上海的城市魅力。而对于上外的好感,则来自于切身的体会。当年在武汉参加研究生考试时的一桩意外,使王磊老师至今记忆犹新。本以日语作为二外考核科目的他,却拿到了一张小语种专业英文考试的试卷,这对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太过简单了。“我很快做完试卷,马上跑去打长途电话。上外研招办的老师得知发错试卷后,就立即传真了一份试卷来,效率非常高,”王磊老师回忆说。“上外对于外地考生的在乎和公道让人感动,它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对上外的感情,由最初单纯的仰慕转化成了亲切。在加入了这所高校后,这种感觉与日俱增。“和国内其他学校相比,上海高校的氛围更加开明、开放。我得以在一个安定、宽松的环境下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需花大量的精力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王磊老师如是说。

两座城市,两种生活,看似毫无关联,在武汉数年的英语泛读教学经历却成为了王磊老师步入上外最重要的铺垫。当时,泛读课作为英语专业的辅助课程,并不受大多数老师的重视。但王磊老师从未后悔过。“我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总舍得花精力投入,”他说。在认真备课的过程中,他发现单纯的课本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为了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文阅读量,王磊老师养成了常年阅读Time, Reader’s Digest, China Daily等国内外英文报刊的习惯,并从中抽取文章,自编成讲义和教材,在学生中获得了良好口碑,而他自己的阅读能力也随着教学的深入迅速得到了提升了。另一方面,王磊老师秉持着泛读课“一半时文,一半经典”的原则,在保持新鲜内容的同时,并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加入这些经典作品的授课内容。也就是从那时起,王磊老师开始了对《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关注,这或许就是如今这三门专业选修课的雏形。

回想十年前的执著努力,王磊老师感慨良多。大量的阅读让他在上外的考研过程中如鱼得水。而那时又怎会想到,自己多年的愿望如今已经逐步实现:“神话欣赏”04年开课,接着是“《圣经》赏析”,而“莎剧欣赏”也将于下学期正式开课。王磊老师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学生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应只关注其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些。同时,要为所做的事情赋予更多地附加值,因为其附加值越多、益处越多样,你就会越有动力去做好它,收到的效果也就越好。”

亦教书亦育人,理念方式坚持个性、原则

去年,在针对两门热门选修课的采访中,王磊老师曾向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们透露过自己上“《圣经》赏析”课的方式:“我会在课上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片断,以故事为主线发散开去,把《圣经》与西方艺术、文学、哲学等结合起来,让同学了解《圣经》是如何在西方文明各个方面表现的,这也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我利用多媒体同学生一道欣赏相关题材的雕塑、油画和电影作品等,该课每开设一遍,我都会补充新的内容,不光是文本上的,还包括影像的。”

除了为人熟知的选修课外,在上外教书育人的这些年,王磊老师主要教授英语精读课。但无论是作为哪个学校的老师,无论教授何种课程,王磊老师总是拥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理念,即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拥有浓厚古典情节的他笑称,自己上精读课采用的是“古希腊对话问答式”,“我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提出、回答问题。对于课文要‘先见林、再见木’,先把课文的整体架构说明白,才去抓细节。”这一特点在王磊老师给所教班级提出的presentation要求中尤为明显。他要求学生们分组,课前先自行从背景、作者、结构、语言点等方面学习课文,并以短剧、游戏等形式生动展出,时间限制在30分钟。他说:“学生到了大二下,已经有模仿老师自行处理课文的能力,他们可以在课前就对课文有大致的掌控。通过学生的讲解以及教师随后有针对性的“跟进”,师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处理的视角不同,这样就能起到交叉互利的效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到兼顾。”

环境在变,学生也在变,对于如今越来越多的上课吃饭、迟到现象,王磊老师并不准备放弃自己的为师原则。“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特点,”他说。“但教师精神是传承的精神,我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是“育人”,我还是坚持宽松、民主、不娇纵的原则。”

合理有度是古希腊神话对人类的训诫,也是王磊老师的做人、育人准则。就算是在多媒体课程不可或缺的时代,他仍认为仅靠一份英语报纸便能上好英文课决不是什么神话。“教学可以很传统,但传统的教学同样可以很成功。”关键是教书匠的内涵和水准,“上课,是教书匠由内而外的流露。”

王磊老师多年来带领学生赴全国各地参加各类英语比赛,从中看到了上外学生明显的优势,但也不避讳其不足之处。谈到上外的未来发展,他对上外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感恩,要开阔视野,要有闯劲。“既然是‘格高志远’,就要有宽阔的眼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不会成为固步自封的‘井底之蛙’。”

 

求真知,教真知,培养学生成为有改造和创造能力的人

——采访上外新闻传播学院老师赵弢

 

在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每个学生都绝不会对赵弢老师的名字陌生。每周看着新闻系的同学为《新传快递》奔波采访,听他们抱怨每周赵老师布置的大量阅读作业,和他们一起津津乐道赵老师一针见血的热血评论,有时颇感意外地参与进《新传快递》编委会新策划的新闻活动,到期末艳羡赵老师课的期末成绩只占总成绩30%,考卷只有一张A4纸的正面……

许多当过新传学院学生的留校老师都会对晚辈们说,那么多年过去,本科的记忆都已模糊,唯有赵老师的热血和《新传快递》仍然记忆犹新。大三大四的新闻系学生也会不时回忆和念叨起赵弢,后悔起当初上课开的小差。

赵弢老师1994年来到上外新传学院,最初教授中国新闻史,兼辅导员。后来一直向大一学生教授新闻学概论和中国新闻史两门课程,另外还负责指导学生报纸《新传快递》。

赵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对做读书笔记并针对课本提问(最好是质疑),读书笔记的分数占到了期末总评的70%,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30%这样的教学模式。赵老师表示:“这样做有十多年了。可以督促学生读书、思考。”每一届学生都会在一开始不适应,抱怨,但到后来都会觉得很有价值。

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教学方法:“同学觉得有帮助、有收获。我也一直在不断总结和提高。”

《新传快递》不光在新传学院,整个学校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且为新闻系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学习机会。

这份报纸自1994年创办。经历了15年,不断在改进。报道校园新闻,每周出版一期,这在国内新闻系中十分少有。从外面实习回来的同学感到,这份报纸的整个流程,与外面的基本一致。

“其中辛酸苦辣,一言难尽。”赵老师这样总结自己在《新传快递》15年的指导历程。“我希望能使学生在《新》读懂新闻;帮助学生在《新》读懂社会。”他介绍报纸的办报理念是:以新闻的方式关注人、关心人、帮助人、提高人。

赵弢老师觉得《新传快递》那么多年让他最欣慰的是:学生的逐渐理解和对专业的热情。“但还可以办得更好,学生们一直在不断提高。令我印象深刻的新闻有很多。”

《新传快递》编委会至今举办过的“模拟人大”、每年一度的记者节活动、高校媒体论坛等等……赵老师说自己要求同学们策划这样的活动是“希望学文科的同学真正成为一个健全人,一个有改造和创造能力的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找工作挣钱、吃喝拉撒的城市动物。”他希望在将来,更多的人才会在《新传快递》成长起来。

赵老师对于上外学生的赠语:取法乎上,新我——新人——新世界。(新闻传播学院黄炎宁  黄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