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外国语大学’为发展定位,经过努力奋斗,至本世纪中叶把我校建设成为文、教、经、管、法等多学科特色鲜明和若干重点学科具有一流水平、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成为拥有高水平师资和多规格、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集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优秀外语师资和高级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
而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校近期发展目标确定为:外国语言文学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引领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多学科综合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汇聚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凸显;综合办学实力增强,为各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正所谓教学相长,在我校逐步实现愿景的同时,上外学子又应当具备怎样的才能与素质?让我们一起聆听部分上外名
曹德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全国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法语组组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兼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亚太委员会副会长。
曹校长强调,“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饱含着上外对同学们的期许。上外学子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对于我国,民族政策,对外政策以及国内外时事都应当熟悉关注。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再者,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对于上外的学生,外语依然是最大优势,所以上外致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跨文化优势,培养一批理解多元文化的优秀国际化人才,目前我校的国际公务员班和高翻学院就是很好的例证。
校长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不无感慨:“我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会坚持晨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出国进修的时候,我们老师说要做个有心人,这句话我常常记在心里。小到语言的表达方式,大到文化差异,用心学习就要处处做个个有心人。”校长还提到,现在有些年轻人经不起生活挫折,生活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课外阅读量少,心态浮躁,这些都值得同学们引以为戒。
章振邦
著名教授。先后主编了《新编英语语法》两卷本、《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新编英语语法概要》、《新编中学英语语法》,其中《新编英语语法》两卷本于1986年获“上海市(1979-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耄耋之年的
章教授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一直以来都是无数英语学习者的必备之书,章教授谈起了当初编写这本书的初衷,“很多语法书繁琐复杂,针对这些老的语法书就要进行改革,而不能干脆丢掉,就好像不能倒洗澡水连小孩一起丢掉。繁琐的既然不适合教学,那么久删繁就简,但合理的,精髓的不能丢掉,即使英美人对语法也是很重视的,语法在打基础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因为这归根到底体现了英语水平和文化素质问题。”
章教授指出,在大学读书,一方面,要重视老师给予的帮助,但也要认识到这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多靠自己。学生要懂得自己下课问老师哪些是必读的书,然后结合课外自学、课堂听课和课后请教,才能学得扎实,所掌握的内容也丰富。若是浑浑噩噩地度日,即使是名校大学生,那也必定是一事无成,徒有其名。
章教授希望上外不断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同时要增加学生知识面。 而对于同学们的要求是:首先要思想上真正入党。关心国家大事,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并且能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其次,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天文地理历史科技都要涉猎,成为高级社会主义人才。另外,学习要扎实。否则走入社会的时候捉襟见肘,幡然醒悟就太晚了。
李维屏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对于上外将来的展望,李教授说首先要崇尚大学精神,做学问讲学术,建设学科高地,努力实现从教学研究到研究教学型的转换,以英院为例,作为国家重点学科,英院教师基本上是都是学者型的,他们中百分之七十都有博士学位,在学术研究方面,英语学院有一批著名的学者,师资队伍雄厚,人才培养起点高,英国文学是英院的研究特色,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不断提
对于同学们的期望,李教授谈到在目前价值多元,利益多元,大众媒体喧嚣,互联网渗透的世界,同学们往往容易浮躁。虽然现在的学习环境相比过去大大改善,学习资料丰富,硬件设施也好,但要真正做到甘于寂寞专心致志地学习,对于一些同学却成为了很大的挑战。“学习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些同学有可能在大学里就一路娱乐消遣,但他们需要可虑opportunity cost,也就是我们说的机会成本。人生最珍贵的时机是很有限的,作为上外的学生,大家应该珍视机会成本,把最宝贵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只有现在才是实实在在的,大家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抓好每一天。除了教材之外,要懂得自己拓宽知识面,拥抱经典,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什么事情都想速成走捷径,是整个时代浮躁的表现,更是对人生和事业的误解。”
李基安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李教授谈到,现在很多媒体都会将高校扩招和教育质量差画上等号,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中国高校教育资源有限,但扩招很有必要。目前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在27%到28%左右,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而不是精英教育。提高人民素质,生产力水平也会提高,所以中国的扩招政策就目前国情看起来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李教授强调,每一所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应当要有自己特色,而没有必要用一把尺子衡量。假设我们上外定位是培养国际化人才,而中西部一所大学的英语专业就定位于培养民族地区的英语老师。这之间没有好和差之分,因为各具特色,都为我国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而关于国际交流,李教授说,上外在80年代曾经和多所英美高校有交流项目,90年代以来有所减少,其中不乏政治原因,而现在校方很重视加强国际高校的纽带,目前真积极拓宽渠道,交流机会也日益增多。
举英语专业为例,目前全国约有935所高校设有英语专业, 全国每一届英语专业学生估计超过10万人次, 这个数据是根据每年专业四,八级考试人数估计出来的。上外学生的优势在哪里呢?应当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除了英语还会什么?自己真的会英语吗?(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是否真正熟稔于心)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