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上外校园建设的历史变迁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4-19浏览次数:923

追忆上外校园建设的历史变迁

 

采访:上外新闻传播学院 黄炎宁、黄韵文

受访者:施行:俄专1955级俄语系学生、上外离休教师

严怡宁:上外1994级新闻系学生,现为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刘飞:上外松江校区第一届毕业生,2001级俄语系学生,现为国际金融贸易学院辅导员

 

追寻上外建设变迁的采访过程是愉快的,我们聆听着关于过去的故事,脑海中勾绘出校园曾经的轮廓,感受到属于不同时代的特色氛围。

从一位位受访者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上外曾拥有另一个名字“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俄专的操场见证过苏联大马戏团的精彩表演;上外的菜票曾是虹口校区周边的通用货币;松江校区第一届的所有学生在一幢教学楼里上课,整个校区也只有两幢建筑,夜晚还有保安在宿舍周边巡逻……

然而上外一切的开始,却是萌发于“寄人篱下”的困苦之中。

 

寄人篱下,白手起家——俄专奋斗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学校。学校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于1949午12月正式成立,校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最初校舍为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

1950年2月,俄专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即今日上外虹口校区),学校土地由部队营区划出。至此,俄专摆脱了寄人篱下的困境,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校区。

但俄专没有校舍,也没有教材,大片的空白需要师生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填补。肩负着陈毅等领导的殷切希望,怀揣着奉献祖国的满腔热血,师生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参加建校劳动和自编教材。至1952年学校已初具规模,建起了教室、宿舍和图书室。

 

标准操场,特色建筑——俄专的那些房

1955年,当施行老师考入俄专俄语系之时,学校的最初建设已经基本成型。他回忆起近60年前校区的建筑风貌时,依然如数家珍:

俄专的标准操场

学校当时的正门位于现在的西体育会路上。走进校门迎面所见的是俄专引以自豪的大操场。操场规格标准,设施良好,因此很多足球赛都选择在这里举行。

学校实行“劳动卫国制”,同学们每天都要早起锻炼,然后在操场上绕400米跑道晨练。锻炼结束后,马上捧起书本晨读,背诵普希金诗歌之声不绝于耳。

施老师和他的同学曾经自作主张向当时来沪演出、享誉国际的苏联大马戏团写了封邀请信,没想到他们真的就开着大吊车和各种各样的道具来了,而且学校完全不知情!后来马戏团在操场进行了表演,学校也只能苦笑不得了。 文本框: 苏联大马戏团在操场上表演

后来上外建起了法语楼(现在的高级翻译学院大楼),操场被九十度翻转过来进行了改建,规模随之缩小不少,改造后的操场似乎不像以前那么规范了。

足球场的对面,是25米长的露天游泳池以及学生浴室。外面有一片树木和葡萄藤架,“这里是俄专最浪漫的去处了,”施行老师笑道。

如今位于外语教育出版社大楼后面的那一排房子,当初就是男生8人一间的宿舍楼。后来这里又改为年轻教职工夫妇的宿舍楼,因此拥有了“鸳鸯楼”的浪漫名称。

施老师还很清楚地记得俄专几座极富特色的建筑楼群:俄语系的教学楼是日本人盖的日式房子,楼层不高,一条玻璃质的走廊横贯两幢教学楼之间,人称“玻璃走廊”十分气派漂亮。走廊从外面看进去一片透明,且内部的地板质地也很好。健身房也在附近,打篮球、每周舞会都在此举行。

图中左面是俄语系教学楼玻璃走廊,后面是健身房

当时的大礼堂(并非如今的逸夫礼堂)是由许多高级木材搭建而成,虽然不大,但外表上给人一种原始生态的气息。而那时作为女生宿舍的三层楼,屋顶的飞檐气势轩昂,配上琉璃瓦片,充满传统中国建筑的风味。

改革开放后,上外虹口校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改建。在改造过程中,许多富有特色的建筑物逐渐被淘汰。现在还剩下“红砖大楼”英语学院保持着岁月的历史痕迹,另有一座留下来的小洋房成了上外旅游公司的办公地点。

教育部开始批准上外安装形状如“大锅”的卫星接收器,同学们可以利用短波收音机收听到国外的外语广播(以前,这可是收听“敌台”啊!)。卫星天线成了上外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是上外历史变迁的一个生动写照。

“红砖大楼”英语学院的旧貌

“所以50周年上外校庆的时候,很多回到母校的老校友们望着面貌大变的校园,都感叹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感觉了。当然,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破不立,时代的发展上外也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地不动。”在叙述完俄专当时的情况后,施行老师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如今,记录下这段岁月的老照片通过各种方式保存在了上外的档案室里。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依稀能感受到当时的些许片段来。

 

多彩校园,五味俱全——那些在虹口的青葱岁月

    改革开放之后,上外的虹口校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速建设和发展。

性格开朗的严怡宁老师,回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在校园的青葱岁月时,又是大笑又是拍桌:“94年我来到上外,印象中在校的四年,校园一直在改建。为了配合施工,虹口校区的边门都甚至移动了好几次。不光是校园在改造,旁边原来建有的铁路也一直在改造,到我毕业那会,铁轨摇身一变成为了轻轨。”

她从五个方面全方位还原了当时的校园之景:

吃:有件事现在想来十分有趣,我们那时在食堂就餐还要买菜票。由于上外学生的影响,上外的食堂菜票成了东体育会路以及附近摊点的“通用货币”,小商小贩们都接受上外的饭票,我们有时还会将菜票当作钱借还。

不过到了我大三,学校出现了最早的智能卡,我们都叫它“金龙卡”。和现在校园卡上的条形码不同,那时的卡上面有一个洞,刷卡就是照在这个洞上面。这个技术当时看来十分先进。

住:虹口校区很小,同学间都笑称上外是所“半高”大学。不过小也有小的好处,学生办手续能少走很多路,连自行车也不需要。而且学校的安全死角也很少,不大可能发生什么意外和不测,所以上外小但是氛围好。从宿舍走五分钟就可以到教室,很多同学每天都会到教室早读,各个班级的郎朗早读声可是上外一大特色。

我们居住的宿舍也很小,一般都是六到七个人住一间寝室。到了大三我搬到了一间四人寝室,可是宿舍的面积实在小的可怜:连转个身都很困难。那时的图书馆也不大,可供自习的地方很少。我看书就在床上看,自修就得去食堂了。

学:当时上外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人手一部短波收音机,用来收听外语广播。图书馆里还提供各种外语材料的磁带,需要付费。图书馆旁的一个小平房拥有许多很久前的外语报刊和学术性外语书籍,这个小房子叫做“牛津馆”,六几年的New York Times都能在那找到,连埃及的报纸都有!

还有打字机。由于打字机不像现在的电脑,修改十分不便。我们每次做报纸写文章,都要反反复复在纸上打好草稿,排好版,才敢用打字机打出来,错误要用修正液涂掉。考试时,老师要求同学当堂用打字机完成一片英语文章,又不能出错太多,十分考验英语水平。现在想来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却因此学得更认真,再加上学生少,老师方方面面都照顾得细,各方面得到的锻炼都很多。

玩:宿舍旁的学生活动中心(叫“大活”)每周末都有放电影,两块钱一张票。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看电影,没有什么坡度,我们为了看得清,每次都把椅子搬到大白屏的旁边。我看电影的爱好就是那时培养起来的。

“大活”不光有电影看,还有咖啡馆和舞厅,这所有的生意都由同学自己经营,就像在自主创业,学校方面不会过问。周末会有很多人会去跳disco,住在舞厅附近的张健教授时常摇头感叹:“上外的学生太贪玩了!”

贪玩归贪玩,学生们却抓住自己手头有限的所有资源进行学习。较之如今什么都触手可及的网络时代,那时候的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珍惜,也学得更为刻苦和扎实。

 

艰苦守候,翻天覆地——那来到松江的第一年

    2001年9月,上外史上的第一批在松江上课的学生搬入尚处建设中的松江校区。作为其中的一员,现为校金贸学院辅导员的刘飞老师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松江校区完工的建筑只有两幢:如今的二教楼以及食堂。2001届各专业总共1180人当时都集中于二教楼上课。食堂一楼供学生用餐;二楼开有一家教育超市,同学可以在此购买简单的日常必需品;3A有一个小型图书馆,3B则是一块学生自习区。

上外二期宿舍也还未建成,学生们住的是学校向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借用的一期宿舍,与校区之间相隔较远。再加之路上到处都在施工,存在安全问题,于是学校在宿舍和教学区之间开设了班车,没有自行车的同学每天都乘班车上学放学。晚上还会有保安在路上巡逻。当时在松江大学城只有三座大学,分别是上外、上外贸和立信会计。

大学城周围一片荒凉,没有超市和饭店,更没有娱乐设施。同学吃饭只能在食堂解决,如果学校的教育超市买不到需要的东西,就得乘车去松江镇上买。食堂的微型图书馆藏书很少,无法满足同学们的要求;而语音教室和电脑教室都只能供同学们上课时间使用,平时无法进行操练。

“最不方便的还是交通。”刘飞老师说,“当时居住在市区的同学来到大学城一般要换乘松江4路、淞沪线、松梅线和地铁一号线等好几辆车,保守估计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因为学校交通不便,起先几届的松江学生到大三大四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正规实习;学生活动拉到赞助也是困难重重,商家们听说学校的地理位置后都望而却步。”

此外,大学城的手机信号很不稳定。到了冬天,同学们都冻得瑟瑟发抖。没有学长学姐,们的榜样作用,窗外又是严寒逼人,虹口校区的早读传统在松江渐渐失传……根据当时松江的生活状况,同学之间广为流传这样一个段子,大约是:“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没有,电话****。”

凡事有利有弊,尽管条件艰苦,良好的同学关系却得以形成。各个学院的同学都在一幢楼里学习,因而彼此之间都十分熟悉,专业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格外多起来。

“松江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带给了我们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松江第一届的学生会是由每个学院抽调的3名学生自发组成的,各项学校活动也基本都是同学们自己的主意和组织。“环境强迫我们独立和创造,尽可能利用有限的条件。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就是在2150教室进行的。”

第一届松江同学还亲身参与了学校乃至整个大学城的建设。学校和松江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时常召集学生举行座谈会,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困难和对于校园建设的提议。“比如我们提出上外缺乏幽静的林荫大道,而一个好的大学环境是和绿化分不开的;我们还提议建设大学城的商业街。这些提议如今都已实现。”

学校的教职工一直很照顾学生的情绪,学校的建设很快就完工了。在01届学生大二时,学校的其他教学楼建造完成,他们在大三搬进了上外的二期宿舍。”

可以说,上外松江校区如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最初几届师生的辛勤奉献是分不开的。刘飞当时每年的学费是10000元,其中5000元用于学校建设。就在她毕业之时,学校决定取消向学生收取建设费,改由从教职工工资里提供一部分资金,有趣的是刘飞老师毕业之后就开始了在上外的教学生涯,可以说她从2001年起就一直在财力上支持着松江校区的建设!

2004年开始,校内的本科教育已经全部迁入松江校区。松江校区所在的松江大学城现共有七所大学(院),初步产生了集聚效应。上外人正朝着创建一流的设施水平和一流的总体环境目标迈进,想以全新的理念塑造出世界一流的新型大学。上外松江校区从运作机制到管理模式都是全新的,它将成为上外培养造就新世纪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目睹整个上外校园建设变迁的施行老师认为松江校区的建成是上外的又一次飞跃。“尽管在松江七校校区面积中,我们是最小的,但上外现在已经是全国校区面积最大的外语类大学了。也只有这样,上外才可能继续腾飞,取得蓬勃不断的发展。”

 

结束语:如今生活在上外的校园里,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微词、不满和失望。施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颇具深意:“国家存在的问题不少,但取得的成就也不小。你看那每小时接近400公里速度向前飞速奔驰的动车组,你看那鄂尔多斯沙漠上建起绵延数十公里的太阳能叶板工程,它点亮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年轻人不该只知抱怨,没有信心怎么可能建设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切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

了解了上外一路走来的故事,对于我们自己的母校,我们何尝不应该少一份抱怨、多一份信心呢?(黄炎宁、黄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