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程思政从“干巴巴的说教”变成“热乎乎的认同”?上海外国语大学努力将教师“我要告诉你”向学生“我想学什么”转变,让教学更加有情、有义、有温度。2017年起,上外连续三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于2018年年底实现全校所有外语语种专业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覆盖,2019年实现课程思政课程在所有院系、所有专业全覆盖。
周力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专业大一学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与11名同学一起用塞尔维亚语录制视频,向当地人民传播防疫小贴士。这个视频在微博获得近百万次的播放和点赞,还被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官微转发。周力凡告诉记者:“我和同学们都期待能用专业所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祖国与对象国之间的交往构建桥梁。”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话语能力与家国情怀密不可分。俄文版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日语语音学课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微课视频……从经典外文文献阅读、中外文化比较、中外时政翻译,到区域与国别研究导论、市场微观结构等各专业教学课程,上外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骨血,在润物无声中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看来,外语院校应当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外课程思政的力量更是从课本里走出来,灌注在了实践里——全校千余名师生运用专业特长在抗疫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翻译防疫物资往来文件、各类政府新闻发布文稿,或是将我国抗疫方案翻译成多种语言支援他国;前往边境、边关,协助当地防控疫情;编撰了上千篇有关各国疫情动态和分析的文章……他们用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架起全球抗疫的一座座桥梁,成为闪耀在各个领域的“上外名片”。
上外现有46个授课语种,每个语种的授课教师都通过有针对性、新颖的方式与视角开展教学,发掘外语专业的思想价值渗透作用。
学校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打造多语种课程思政群,各类语言课堂中,师生探讨如何规范表述中国现实、中国立场;慕课课程中,专设思政拓展板块和“治国理政”课堂;在给留学生开设的“报刊阅读”“高级口语”等课程中,教师在开展语言技能训练时,常常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经典句子和例文。不仅如此,近年来,上外提出了“课程链”理念, 从聚焦单门课程到打造多门课程“串联”而成的“课程链”,发挥多门课程协同育人效应。
作为国内首批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的试点高校,上外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将外语教育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外语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有机融合。仅2020年春季学期,学校共有461人次教师参加了21场次的相关培训,启动了69册相关教材的编写出版,推动109门课程建设和内容更新,在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开设的93门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涉及5341人次学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数据库综合平台也已经完成了初步搭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介绍说,学校正在修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更新编写出版教材内容、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多语平行语料库和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刊登于《光明日报》2020年8月21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