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开展文明班级创建和诚信教育。学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学风考风良好。

为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努力营造优良学风和校风,充分发挥班级组织育人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开展优秀班级评选工作,经班级申请、学院初评、学校评审等评审程序,评选优秀班级,充分展示优秀的班风学风,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学风建设学习、宣传、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依据《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完善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规范》。同时出台各项学术规范制度,圆满完成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布置的各项学风建设任务,广泛开展学风宣讲工作,倡导弘扬优良学风,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层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风建设委员会专用电话和专用邮箱(xfjs@shisu.edu.cn)接受监督

学校建立了学校、各院系单位两级学风建设责任制将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各院系加强组织领导,相继建立了学风建设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宣传、学术规范制度建设、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等完整的工作体系。

始终强调考风重要性,为不断完善考场制度,修订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考核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考试纪律,严肃阐明考场违纪的严重性,提醒同学们要树立诚信考试的原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务处协同各院(系)以各种形式开展全校层面的考试诚信宣讲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推出“SISU教学考试篇”系列推送,宣传期末考试的复习攻略、注意事项和考场纪律等举办以实力验证自我以诚信构筑人生考试纪律宣传竞答活动

紧抓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将学风建设集中宣讲与日常教育有效结合。紧抓新生开学典礼关键时间点。学校党委书记姜锋为2021级新生上开学“第一课”,介绍上外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努力向学,增强本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励上外人将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肩负起上外人的责任与使命。结合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组织开展新生入学宣讲大会,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术活动中,注重培养自己实事求是、严谨自律、恪守诚信的学术习惯,鼓励学生能够做到人格与学术并进,不仅在科研学术上有所创新,也注重自身科学道德建设,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各院(系)每学期深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入手,多角度宣传,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广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风气良好。每年开设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讲座,有效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毕业论文写作等,持续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术沙龙、读书会、工作坊等方式,展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近百场,关注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训练,强调科研诚信和优良学风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动态,培养学生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认真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讲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级层面、园区级层面各类宣讲教育活动,切实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融入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开设研究生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方面的课程,如《文学研究方法》、《语言学研究方法》、《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写作》、《翻译文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硕士、博士课程,这些课程作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在学分配置方面皆做出硬性规定,从而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性的培养。通过有计划、有指导的文献阅读和讨论引导研究生掌握学科发展动态、训练严谨活跃的科学思维,培养创新型研究素质。

 

支撑材料:

庆建团百年,喜迎二十大——优秀团支部绽放青春荣光

以实力验证自我以诚信构筑人生——教务处举办考试纪律宣传竞答活动

以巡促考推动期末考试工作再提升

活动通知| 2022年“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讲座

预告|英语学院举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讲座

国教学术|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45) 加强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强化育人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技术支撑。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

      学校将网建设与立德树人深入融合,将办网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挖掘多语种网络育人内涵制定《中共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关于多语种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首批多语种网络育人平台建设项目,培养师生跨文化传播力和文化自觉意识,提升全球话语表达力,项目获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颁发的2021年度“大学国际传播优秀案例”。

      加强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在全国高校首家多语种网站群的基础上,利用具有用户生产内容属性的海外社交媒体,形成矩阵化、多渠道传播形态,并与孔子学院等海外机构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外学生运营的China Youth中国青年工作室社交媒体账号、师生网红和意见领袖(KOL)形成联动,形成立体化、多渠道的中国故事传播格局。

      学校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依托学校国际传播创新实践平台,多语种、全媒体讲述党的诞生地故事,提升全球叙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多语种采写,让党史故事接地气、讲得好学校将国际传播平台内容建设与学生思政工作相结合,组建多语种党的诞生地故事报道团,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国际传播青年人才。组建28个语种近300名师生组成多语种党的诞生地故事报道团队,立足上海,发挥专业特长,以国际视野、青春视角和生动形式,深入挖掘党史故事,多语种、全方位、立体化展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使命,领导国家不断发展的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报道团深入实践、行走观察,全方位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小切口、全景化、写实性,依托学校国际传播矩阵发布百余篇多语文字报道和系列视频讲出红色故事的生动、讲好人物成长的鲜活,讲出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讲清发展背后的历史逻辑。

      报道团成员参与了新华社《红色寻访第四季:百年正青春》大型沉浸式直播,在渔阳里自编自导自演实景微戏剧《渔阳星火》,再现历史,讲述初心赓续;用多语种诵读《共产党宣言》片段,致敬经典,传承伟大思想。报道团成员还参与了上海红色场馆多语讲解,面向国际需求,以实践服务为上海“党的诞生地”品牌传播贡献力量。

      全媒体传播,让中国故事看得见、传得开依托学校多语种网站、海外社交媒体以及国内主流媒体等构成的多维度海内外媒体矩阵,鼓励学生以新颖的传播媒介和呈现方式,全媒体传播中国声音。推出《龙陵·英华青年说》系列视频、图文近30篇,以中英双语讲述先烈故事,介绍精品文物;聚焦上海14项非遗项目制作多语图文、视频产品,形成《多语种“非遗”译名册》《多语种非遗百科》《口述·非遗》等多个优质产品。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上外“小叶子”志愿者组成一支具备对外传播和全球话语能力的25人多语种“体验官”队伍,体验式展现中国形象。他们以Z世代年轻人视角,以多语种短视频方式聚焦外籍人士参加进博盛会、融入上海这座全球城市、在中国遇见世界的经历与体验,为进博会溢出效应扩大和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外宣支持,助力中国国际形象提升。

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屡获嘉奖。上外《部长来了》入选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中国法治精神的多语种传播”获其他类三等奖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部长来了——听赵启正讲对外传播”获“微课”一等奖创建全球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记·译·传: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系列译介产品”分别获上海市第十六届“银鸽奖”最佳活动/案例奖和最佳出版奖,“中国青年工作室:青年海外传播与人文交流”项目入选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2021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学校“多语种讲述党的诞生地故事”活动获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取得传播成效。学校“冬奥时评”专栏文章通过多语网站群和海外社交媒体首发后被《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刊发或转载,冬奥国际传播实践工作得到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当天,《光明日报》以“北京冬奥会是大家热聊的主题”为题,专门报道上外师生的国际传播事迹。

学校注重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提倡文明上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为新生开展主题讲座,结合重点案例,从识别和预防网络诈骗、理性面对网络舆情、提升网络安全素养三个方面分享提升校园网络安全的有关事项。开展网络安全服务月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宣传校园网络安全学习资料和小视频。

 

支撑材料:

上外“双响”!上海城市国际传播最高奖“银鸽奖”揭晓

上外《部长来了》入选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上外师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上海外国语大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ITC微信公众号开设“网络安全”专栏

网络安全| 新学期开学“反诈第一课”宣讲活动

 

 

46)心理健康教育有课程、机构、人员设施保障,通过评估并达标。

上外心理辅导中心是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由校学工党委/学生处统一领导,现有4名专职专业人员,并建有一支相对固定的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在从业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上,学校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和时间派送专业教师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岗位培训”,并全部获得了岗位资格证书。此外,学校还多次派专兼职老师参加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组织的各类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工作形成三级网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开设课程和举办各种活动)和心理咨询工作来统筹开展。心理咨询面向全日制预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开放,保证每个工作日均可安排心理咨询。我校心理咨询工作注重实效,定期举办培训和督导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专职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院系学工干部、心理委员和相关学生干部的业务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学课程。中心在本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成功人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学与大学生活》的全校通识教育课,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课程建设基本完善,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专家讲座、团体训练、心理测试、心理剧、心理影片赏析等。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学生朋辈等心理健康教育各级队伍的发展和成长2021年举办10场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讲座,16场“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读书沙龙活动和1场“新学期•心相约”线上聊天活动。组织心理工作队伍参与各类培训共26场,派送6名学工干部参加学校心理咨询师(中级)培训。指导学生参与2021年度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健康主题海报比赛并获“一等奖”。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透过班干部实施心理健康朋辈教育。通过系统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来提高班级心理委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并制定心理委员工作条例,使朋辈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达到“自助、互助、助人”的目的。2021年举办6场“聆听心灵•成就梦想”心理委员成长营讲座及工作坊系列,开展心理委员工作技能大赛。

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每年9月新生入学后,学校立即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由校心理辅导中心根据入学季统一部署,在学校机房安排统一时间统一施测。根据施测结果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等不同关注等级,由院系辅导员对相关学生进行关注和约谈。如有必要,立即转接至校心理辅导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如情况更加严重,则转介至医院心理科门诊进行治疗。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学校建有“学校—院系学工干部—心理委员和学生干部”的心理危机干预三级网络,对发生重大生活事件(如考试不及格、失恋、患重病、父母离异等)或者长期应激事件或者有危机征兆的学生进行关注、约谈和评估。对于有较大危机风险的学生,即时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后,校学工党委/学生处指导校心理辅导中心根据相应流程和实际情况,对相关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的危机后心理辅导。

 

支撑材料:

学工党委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干预”

学工党委举办辅导员系列培训——写意曼陀罗艺术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情对话框丨与辅导员们来一场匿名的双向奔赴吧!

心情对话框|必有回响(一)

 

 

4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体系。学生资助制度健全规范,资助育人工作推进有力。

设立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学院,确立创实学院的运营机制与项目管理方式,切实加强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和机制。结合学生特点与实际需求,创新性地开展了创新创业培训工作坊、创新创业实训营、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学生大创项目优秀作品展、创新创业沪内外高校、基地调研等活动。部分活动得到了校内外的好评,提升了校内双创氛围、开阔了校内双创工作的眼界与思路。加强外部资源对接。完善创新创业导师的聘请制度,建立上外创新创业企业导师库;通过各类双创活动,我校与松江区、虹口区就创主责部门,孵化企业,创业校友,兄弟高校进行了联系与互动。

学校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工作氛围与育人实效进一步提高本科生100%参与双创项目、100%参加社会实践目标基本完成。2021年全校项目突破900项,整体水平达全市第9。赛事奖项屡破学校历史记录,发展速度较预期明显加快。“互联网+”大赛首获国家级奖项(2个),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表现优越;“挑战杯”平历史最佳记录;学校获“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其他市赛均获突破,首获4个优秀组织奖。根据“抓氛围、办赛事、建园区”三步走思路,举办上海“知行杯”赛事,取得东道主经验,扩大学校声誉,奖项打破历史记录。

就业工作方面,顺利完成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位居上海市同类高校前列截至2021年8月27日,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43%。实施就业工作“百日冲刺计划”,召开2021年就业创业总结会,部署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主动服务学生,加强线上线下的生涯发展教育。精准指导,专门针对就业困难及创业需求同学,分类开展讲座及团体辅导。为帮助学生线上学习,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和求职能力开设3门就业创业通识选修课程。2021年举行“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月”,开展职业规划与模拟招聘大赛,组织学生赴9家企业参观学习,完成14期次生涯访谈以及11场“琢玉计划”求职训练营。

“Lighthouse”职业咨询室启动线上工作模式,通过电话、微信等移动设备为学生开展一对一职业咨询与在线指导。学生咨询内容可包括:职业选择、生涯规划、简历修改、面试技巧、创业指导、出国申请与规划、基层就业、西部就业指导等。

推进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2021年举办第4届“国际组织周”。发布140篇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信息。邀请校友开展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经验分享沙龙共3场。全年16名学生赴各类国际组织参与实习。强化就业育人实效。2021年组织14场外事外交主题类活动。与地方人社联动,组织用人单位走访,带领师生赴山东、江浙等地进行实地交流。加大基层就业宣传力度,开展专项政策解读与典型事迹分享。

做好就业市场维护。2021年接待百余家用人单位来访,线下走访30家单位。举办线下宣讲会90场,线下双选会8场,线上双选会12场。新增1073家就业单位,共为1422家用人单位发布校园招聘信息,发布招聘职位约4380个,累计招聘需求人数为64748人次,整体供需比达1:23.45。

学校学生资助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程序规范,注重宣传,措施落实。

完成学生资助项目。2021年共认定本预科困难学生414名、研究生71名。评定本科生国家助学金416人,129万元。评定本科生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5619人次,621.14万元;发放本科困难补助3141人次,115.28804万元,研究生困难补助636人次,28.91992万元,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金4826人,2350.38万元。完成2021届贷款毕业生还款手续办理、生源地贷款回执确认,为413名生源地贷款学生办理回执确认,完成老生校园地助学贷款放款、18名往年贷款提额申请和61名新增贷款办理。为20名队伍复学学生申请学费减免10万元,为14名入伍学生发放教育资助19.096132万元。为122名新生办理“绿色通道”注册,缓交学费、住宿费共计114.44万元。

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举办“中银致青春·助梦新未来”模拟证券交易大赛,举办张乃新奖学金线上座谈会,参与上海市“感党恩 念党情-我的故事给党听”献礼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评选活动并获优秀组织奖,举办“诚信你我 成就未来”诚信教育月活动。

凸显勤助上外特色。2021年勤工助学岗位总数4409人次,累计发放工资221.3126万元。做好学生自主经营实体管理工作。为校内48个部门及院系提供研究生助管391人次,累计发放工资104.06万元。成立勤工助学实体联盟,建设学生自主经营实践平台。深入打造“上外学生翻译团”专业实践平台。

 

支撑材料:

再突破!上外学子斩获多个市级创新创业奖项!

知行合一,做实干家!2021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复赛评审在我校顺利举行

“西索拾遗·百工记译”计划荣获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品牌项目称号

上外在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LIGHTHOUSE职业咨询室,线上咨询等你来

“海信杯”上海外国语大学2022年线上校园职业规划与模拟招聘大赛

天灾面前祝福平安,上外与你在一起

“疫”起防骗、静待花开 | “诚信你我,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