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曹德明校长谈晨读》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12-10浏览次数:159

前年整理资料时,再次读到刊登在20061210日的上外校报上的《曹德明校长谈晨读》一文,当时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明年新生报到时,我要写篇稿子——重温曹校长谈晨读和自己学英语的感悟。可惜去年我有事,没写成,一晃又一年,又到了新生入学的九月。真是时间不饶人,一转眼快一年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惜时啊!

下面言归正传,曹校长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从晨读做起,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珍惜时间,从晨读开始。”他说:“除了英语专业的同学以外,大多数语言专业的同学都是在已经是成年的年龄从零开始学习的。想讲一口流利、优雅的外语,必须养成晨读的习惯,哪怕每天二十分钟,只要持之以恒,语言的熟巧程度就一定会有明显提高。”另外,曹校长还强调说,“对于经典的文章、段落,则要利用晨读朗诵、背诵,用心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微言大义。”

曹校长还说,尽管学校的氛围越来越利学习,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广大学生应该认清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头顶理想彩虹,脚踏坚实大地,从点滴做起,从晨读开始。

曹校长高兴地看到同学们晨读的热情很高,教学楼四周和内庭、操场、草地等地方都可以见到同学们在晨读,我想新同学见了,一定也会效仿。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祝新同学学习成功!

在关欣老师写的曹校长谈晨读一文中,还提到英语语言学博士生导师李基安教授说,从人的记忆规律上来说,早晨是一天中记忆效果最好的。对于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学习任何一门语种,听说读写译都是基本功。“说”即是要有母语人的语音、语调,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我们要模仿母语人标准的发音和表达,晨读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

中国人学戏曲都说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何况学外语,更应从晨读开始。同学们来到外语学院,说明已初步确定了人生目标,行动就有了方向,会见缝插针练外语,以后还要听说读写译齐上阵,听了就说,读了就写,作为中国人学外语,译也可以说贯穿其中,当然要译得贴切、流畅,那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了。要坚持实践,勇于探索,总会有佳绩的。让我们坚持从晨读开始吧!

老兵学英语感悟

记得五十年代,我国中学学外语几乎是俄语一统天下,少有年轻人学英语,见不到外国人,军人更是不可能。我和部分同学上军校学英语几乎都是从零开始。但是那时年轻有股劲,尽管在张家口塞外,冬天够冷的,我们出军操要穿棉衣戴棉帽、棉手套和穿大头鞋(毛皮鞋),在天不亮等候集合时间里,同学们都会抓紧时间进行晨练,相互练习口语,当时还进行口语竞赛,看谁说得多。吃完早饭,上课前,抓紧时间对着录音机,听英语录音,这么见缝插针学英语还真有效。

我成绩不算好,但八十年代后转业到上海,要我接待外宾,英语自然会从口中蹦出来,此时的兴奋和荣耀不用说了。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里,是见不到外国人的,更何况是军人。由此业绩,我想离不开当年的晨读和学院的氛围。早在五十年代初,学校就聚集了全国外语精英,出生在国外的侨胞和一批乐于奉献、有远见卓识、有文化的管理干部,有的甚至经过战场的生死考验。

晨读的效果那么好,从此我是“厚着脸皮”与人讲英语,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见缝插针学英语,希望他们一起床就打开收音机听英语,下午五点半看中央十台播放的《每日英语》,我自己也“硬着头皮”见缝插针学习英语,可惜没有“磨破嘴皮”朗读与背诵,没有做到英语名教授索天章先生当年告诫年轻人的话,工作后每天要坚持一小时英文阅读的要求。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英语已成了世界普通话,我们的孙子辈从小学开始就正式学英语了。为此我想到小语种的同学们,能学小语种,应该说是种福份,在泱泱13亿人口的中国,有多少人“懂”小语种,可见学小语种的同学更是宝,将来可能从事“大”事业——外事翻译等,这可是关系到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的“大事业”。

名家的经典译词(句)

即使在当今英语普遍应用中,能承担外事即兴的翻译,应是翻译中的佼佼者,但在资深翻译家眼中,有些词的翻译还是值得推敲。如在胡斐佩少将新浪微博里,《情缘平台》第10期里,我国资深翻译家,原驻葡萄牙大使过家鼎先生就撰文《有关诗词的翻译探讨》,文中说2010314日在温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时的翻译同志在临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把意思翻译出来了,那是很不容易的。

但进一步探讨,就可以更简洁而准确。如温总理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此句出自《战国策》,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原来的口译是:“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这样的译法不太正确。此句可译为:“For a journey of 100 miles, 90 miles only halfway”.可见当好一名翻译不容易,要知古今中外。

又如资深翻译家潘庆舲研究员,于2000年荣获伊朗总统哈塔米亲自授予的“伊中学术文化交流杰出学者奖”。潘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致力于东西方文学名著翻译与研究,并在翻译与介绍波斯文学经典作品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名家徐迟先生当年才三十出头(出生于1914年)翻译过的《瓦尔登湖》之后,季羡林先生作为主编的《名家名译:彩色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编委会又诚邀潘老重译此书。潘老知道,坊间已有不少中译本,多次婉言谢绝,都未能奏效。当潘老译完,有学者拿他的译文与徐迟先生译的相对比,发现有不少相异之处。

比如第一章,英文标题是"Economy",徐先生直译为“经济篇”,潘老译为“省俭有方”。这与原文的内容更加契合、贴切。因为作者写的是他离开生活优越的大城市,入住瓦尔登湖畔后,通过自己的动手,用废旧的木料……搭建了一座小木屋。“省俭有方”这样的译法,在过去各种译本中是没有过的。

此外,还有一章的标题是"Sounds",徐迟先生译为“声音”。1949年,当时徐迟先生才三十出头,用一个暑假在我国率先译出全书二十多万字的《瓦尔登湖》实属不简单,显出了他的才气。而近六十年后,潘老将书中"Sounds"篇译成“闻籁”多么栩栩如生啊!这与潘老中外文功底深厚,耐得住寂寞,沉到作品中去有关。潘先生译此书时,已是高龄老人,他出生于1930年,早年考入浙江大学外语系。在原文作者梭罗笔下,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风雨声、鸟兽声等等。但潘老认为在一部世界散文经典名著中若把"Sounds"译成“声音”,显得苍白无力,于是他想到唐诗中有“万籁此俱寂”,灵感一闪,脑中就跳出了“天籁”两字,马上将"Sounds"一词译作“闻籁”。

还想说一点,当今我国还面临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好时光,需要多少娴熟外语工作者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中文译成外文要让外国人一听一看就懂,而不是中国式外语,这就要知己知彼,像校训所指引的“格高致远,学贯中外”,同学们,你们正是任重而道远,成功在于积累,成功在于细节,祝你们成功!

学外语从晨读开始,Well begun is half done!著名抗战名记者朱启平先生把这句话译成“发端佳胜,事已半成”。

温总理引用《战国策》中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同学们既要有良好的开端,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又要知难而进,勇于探索,不怕寂寞,甘于奉献,做一名厚德博学的外语工作者。我虽年过七旬,但要活到老,学到老,愿与同学们共勉。

参考文章:

1.《上外校报》,20061210日,曹德明校长谈晨读

2.《文汇读书周报》,2012817日,潘庆舲谈《瓦尔登湖》

3.《情缘平台》第十期,20109月,过家鼎谈有关诗词的翻译探讨

(作者黄珍妹系上海财经大学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