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校友深情回眸话上外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4-19浏览次数:3729

上外校友深情回眸话上外

 

“一个大学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在书面的记载里,在建筑的实物上,当然是的。但是,它同样也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季羡林

1949—1959

该时期杰出校友:

李钟英(1949年冬考入母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上海俄文学校,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

 

1959—1969

戴炜栋

196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1年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获英语语言学硕士,2000年获美国温斯洛大学教育学名誉博士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任的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1990—2005)、党委书记(1995—2004)。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学部委员暨语言文学学部召集人,人事部全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中国翻译家协会副会长暨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该时期其他杰出校友:

顾锦屏(毕业于当时的俄文专科学校,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特邀顾问、原常务副局长)

王德孝(九三学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主委)

周中枢(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

 

1969—1979

曹德明

1955 年出生的曹德明校长于1971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1977年从法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全国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法语组组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兼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亚太委员会副会长。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该时期其他杰出校友:

李进军(1972年至1974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王国庆(1972年5月至1975年8月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黄庆(1976年毕业,《中国日报》常务副总编辑)

郭晓勇(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外文局党委书记)

陈准民(1977年毕业于英语学院;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杨国强(197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商贸委副主任)

谭晶华(1977年毕业于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锡生(1978年毕业于英语学院;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

杨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1979—1989

江和平

1987年毕业于上外,获英语和国际新闻双学位。现任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任兼体育频道总监,高级编辑。

 

他是一个激情的体育人——“只要我在北京,每天中午都要打至少1小时乒乓球。我打球是以出汗为目的,打球以后便神清气爽,特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干体育的,当然有激情,我是一个有激情的人。”

他是一个创新的电视人——“做电视节目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到体育中心工作以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突出赛事、加强新闻、改进编排、提升影响”的方针对频道进行改版,以后,年年都根据当年的赛事资源进行相应的改版,频道的收视份额和广告创收逐年递增,2008年更是借助北京奥运会达到了这个频道的顶点。现在的体育频道还是一个传统的电视频道,我们下一步的出发点就是要主动与新媒体接轨,创办中国网络电视体育台,这将有大量创新举措。”

他是一个低调的普通人——“我是个很普通的人,工作上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到我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负担都很重。我努力工作,克尽职守;同时也要尽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他是真实的江和平。

 

大写的勤劳,平和的谦逊

——有人形容您“很国际”,“格外的自信和从容”,如果请您用三个词形容一下自己,您会选什么? 

——HARDWORKING, HARDWORKING AND HARDWORKING.

我考上上外纯属偶然。我当时总分考了375分,英语85分,因此在填志愿时根本不敢填上外,我填了一大堆中专、大专院校,大本第一志愿是安徽大学外语系。我的一位77级安徽劳动大学的老乡看了我填写的志愿,问我怎么不填重点院校,我说肯定考不上,填也是白填。他说,先填上,别空着。于是,我就填了上外。1981年,安徽省外语类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就是375分,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达到80分,口试成绩必须优秀。可见,我刚好达线。但我没有想到我的口试成绩居然优秀。我的老家安徽桐城几乎没有人会说普通话,就更别说标准的英语了。因此,我的英语语音是跟着当时最流行的英语广播讲座学的,也算是北外教授教出来的吧。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外学习机会。刚入校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学校的条件很好,学习氛围很浓,我们每个新生都交了55元买了一个砖头式录音机,这玩意以前都没有见过,可以录课文,自己还能反复录音,对英语学习十分有利;紧张的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跟上班,因为底子薄,我在本科的前三年暑假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就是利用一切时间多看点书,多记点单词,勤能补拙嘛!《新概念英语》就是在暑假期间自学的。当然,我没想到,在上外学习六年,我也当了六年班长。

我特羡慕现在的学生,他们与网络一起成长,使用网络也得心应手。我们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么便利。学英语,无非是听、说、读、写,就是多看书、多练习。我总以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抄写非常多。这种笨办法对我这样天份不高的人还是比较适用的。

 

六年本科,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对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还是在大三时考上了国际新闻双学位,因此,在上外多学了两年。其实,从第四年开始,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大一的生活,既要修完大学四年级的所有课程,又要开始学习新闻专业,一周30多节课。那时候,的确“羡慕”原来的那些同学,他们没有那么多课程,比新闻班的同学轻松多了,但我感觉大四时收获最大,一方面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学习更加得法了,学习成绩,特别是新闻课的成绩在班上应该比较突出了。

在学习之余,我还有幸被聘为校报编辑,从事大量具体的组稿、采访、编辑、排版和出报任务,而且还能挣一点稿费。也正是作为校报记者,我接触到所有的校领导和部门、系领导,至今还保持着联系。我与膳食科关系很好,当时的科长是梅和平,副科长陆嘉铭,他们领导的膳食科荣获全国高校先进集体,那份申报材料就是我执笔写就的。

由于稿子写得还可以,《中国食品报》发展我成为特约记者。我持这个特约记者证去上海食品工业协会采访,当时真是无知者无畏啊,什么问题都敢问,当人家说起“红案”、“白案”这些专业术语时,我竟然不知其内涵,因此,那位被采访的领导问我那记者证是怎么来的,俨然是个“假记者”。但是,这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对我日后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感谢恩师

在上外学习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大二时教我们精读的戴炜栋和王璜两位老师,老师那时还是教研组长,后来当系主任、副院长和院长。老师为人随和,讲课浅显易懂,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王璜老师说话轻声细语,特别和蔼可亲。但他们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如果教的时间长一点,我的收获可能会更大一些。

在上外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当时的校报主编史会昌老师,是他让我承担起责编的工作,放手让我去采访、组稿、编辑、画版样、校对、付印、出报等具体工作,从而体验了一份报纸的全过程,因此,我最宝贵的记者体验是在上外完成的。我更不能忘记当时的院长胡孟浩教授,他对我们新闻班倍加呵护。我们就读双学位是试验阶段,从第五年开始,我们理应享受研究生待遇,就是每个月发放生活费,但我们定向培养单位广播电视部没有这笔经费,胡院长就让学校给我们解决了生活费问题。我们在北京实习期间,他刚好到北京出差,特意在我们的驻地看望我们,还给我们发放了生活补助。由于经常采访的缘故,我跟他很熟悉,毕业分配前夕,他还问我是否愿意留校,我以所学非所用婉谢了,但我至今仍然感念他,每年,我都要给他寄上中央电视台的挂历,从未中断过。

 

感谢母校

我十分感谢上外的培养和教育,我也为自己在上外的学习经历而自豪。大学就是打基础,工作以后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

我一直不愿意放弃使用英语的机会。1989年,台团委要改选,台领导确定我作为团委书记唯一候选人,当人事处长征求我意见时,我婉言谢绝了,这也等于放弃了副处级待遇。如果我是中文专业毕业的,我都会义不容辞地担任这一职务。我们这些学外语的,就怕英语丢的时间久了,再往回捡就力不从心了。我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已有22年,被动地换过多个岗位,但一直在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上外的学生基本功都比较扎实。

1996年我被选拔参加赴英国留学的“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考试,我是下夜班以后参加IELTS考试的,此前,也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最后也考了7分,获得了赴英国留学的资格,这吃的就是大学的老本。回国以后,我于1998年调海外中心工作,参与创办了英语频道;领导创办了西法语频道;直到2005年调往体育中心工作

本以为体育中心可能用英语机会不多,但现在英语使用率比我在英语频道还要多,因为与我打交道的多是外国赛事版权商,我们购买奥运会、世界杯版权谈判都是用英语进行的;参加国际会议更离不开英语,我现在是国际奥委会广播电视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电视与新媒体委员会委员,每年参加会议时都要发言,别人无法代劳。

 

寄语后辈

现在来央视工作的校友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央视选择毕业生的渠道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上外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了。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切忌浮躁,要学会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决不能眼高手低。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该时期其他杰出校友:

何崇元(1980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曹中建(1980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党委书记)

陈冲(1981年毕业于英语学院;中国著名女演员、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主演、制片人、作家。)

杨锐(1986年毕业于英语学院;CCTV9著名主持人、制片人。)

周树春(党组成员198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国际新闻”专业,获双学士学位,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田仁灿(上海外语学院法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研究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海富通基金有限公司总裁)

 

1989—1999

魏蔚

她是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大中华区移动通信业务负责人,只用了6年时间就从一个“从零开始”的咨询顾问成为如今麦肯锡大中华地区的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惟一一位女性董事,爱好收藏古典家具。

这是我们已经熟知的魏蔚,那个在媒体和世人眼中的成功女性。

在这一切之前,魏蔚还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88级的学生。她是当时的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策划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舞会,更曾代表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这是一个与你我一样年轻的魏蔚,一样怀揣梦想,一样充满期待。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从上外说起。

“我当时同时收到了北外和上外的通知书。”,魏蔚学姐说。毕业于杭州外国语中学的魏蔚学姐,在高三时同时获得了上外和北外的报送资格。由于当年北外只肯给她英语系的报送资格,而从来都不想只读英文的魏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上外。“我当年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国家但是特别需要对外汉语的教师,而上外就是当初为数不多了已经开了‘对外汉语’这个专业的学校,我是杭州人,上海离家近,所以就选择了上外。”

   

    学业

魏蔚用“青春,美好,快乐”三个词来形容当年的大学生活。

“当年的课特别多,尤其是我们这种复合型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这样。”,魏蔚说。确实,当年上外的复合型教育史出了名的,就拿对外汉语专业来说,大一大二专修英文,大三英文修后好又要开始专修中文,要充分掌握中英两门语言并能贯通二者还要能受之于人,其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魏蔚还是凭借自己的聪颖与勤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每个学期都能获得一等奖学金。“我还记得当年的一等奖学金是170块,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就几十块钱,所以当年我算得上是同学当中的‘富婆’了”,魏蔚学姐笑道。

在教过她的老师中,魏蔚学姐说有两位老师教给她的东西最多。一位是当时对外汉语专业的系主任朱建东老师,另一位则是她当年的班主任郭晓梅老师。“两位老师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当年朱建东老师就在我职业生涯规划上给了我很多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回忆起当年的恩师,魏蔚学姐的感激之情仍然溢于言表,“作为老师、教授,本质工作就是传道授业,就是做学问,这两者都是辛苦的。现在的很多教授太像商人,像师和郭老师那样的好老师太少了。”

而说到大学四年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魏蔚说还是语言能力。“这是我一辈子都受用的东西,另外上外自由轻松的环境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和发展,对我的待人接物方面的锻炼也很多。”

 

生活

魏蔚说,她当年住的是虹口校区的老的学生宿舍,她现在还记得是402寝室。

与现在松江校区的住宿条件相比,当年虹口校区的住宿条件只能用“简单,朴素”来形容。一个寝室7个人,上下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魏蔚与寝室的其他6个女生培养了深厚的情谊。“我们现在还要时不时见一面叙叙旧呢。”

说起当年宿舍区的趣事,魏蔚学姐告诉了我们只有在当年才会有的“传情方式”。“我们当年的女生寝室那幢楼是夹在两幢男生寝室中间的,当年有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所以好多男生就找出好多方法表达他们的‘爱意’。有唱歌的,折纸飞机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位男生拿着电筒对着我们写英文字母。”

当年的魏蔚,还是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上外女生能干在当时可是出了名的。”魏蔚说,每年圣诞节,上外都要举办圣诞舞会,其盛大和隆重在当年的上海高校中可算一景观。而当年的圣诞舞会就出自于魏蔚之手,从场地到道具到联系各校嘉宾,魏蔚带着文艺部的干事们在幕后出谋划策,最终一台像模像样的圣诞舞会在室内体育馆热热闹闹的举行。“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现我有做领导的潜力”。魏蔚笑着说。

 

寄语上外

魏蔚说,一所好大学的标志是“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思考”。只有给予一所大学充分的自由度,给予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一所大学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我觉得上外应该着力培养国际型的领导人才,培养国际级的经理人。上外有语言优势,但上外还更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节。上外的学生很能干,但更要注意自己眼界的开拓,语言只是工具,要通过语言去见识更多更宽广的东西。在上外学习就像是打开一双眼睛,但用这双眼睛看到什么则取决于每个学生。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条件,建校友基金会,用基金会的钱送学生出国见世面,深造,这样才有国际化大学的气魄”。

 

    关于母校60周年校庆,魏蔚学姐期望上外能办出“上外特色,上海特色,教育特色”。她说上外在庆祝之余更要思考下一个60年的走向。“我认为上外现在没有很好的利用起丰富的校友资源。比如现在60周年就还没有一分相对完整的校友录,其它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觉得上外还应该着力建校友会乃至校友基金会,很多校友都会愿意出资建这样的基金会。”

 

该时期其他杰出校友:

朱忻(1991年毕业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ANZ)中国项目总监)

袁鸣(1993年毕业于对外汉语专业,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

徐剑南(1993年毕业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深度物流公司总经理)

丁昕(1994年毕业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亚晨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卫哲(1997年毕业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

王晓波(1998年毕业于研究生院,昂立英语创始人之一,政府与跨国企业交流口译与同声传译,APEC权威机构同传)

 

1999—2009

何健

2003年毕业于上外新闻传播学院.。现在为ICS男主播,主持ICS News、Spotlight等节目。

 

最怀念上外的那些人

太多了,跟我好的老师特别多,虽然我学习方面不太努力,比如当时的院长张祖忻,张红玲老师,胡曙中老师,胡隆老师,当时的辅导员是顾天柱老师,他比我大四届。还有朱晔老师,他和我更像是哥们。那年第一届CCTV主办的英语风采大赛,就是在他让我报名的,我写了篇演讲稿,他帮我改的,上海赛区我是第一名,后来那年暑假我还到北京参加决赛。

 

我和很多老师都特别熟,大一的时候教过我口译的有梅德明老师和孙信伟老师,他们都是很好的教师。如果你在一个机会上表现好,如果你比一般人出色的话,就会有人找你做口译。说到第一个口译机会,是因为“偶遇”钱沛红(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公司总经理)。她见多识广,手下精兵强将无数。

 

上外印象最深的地方

我四年都在虹口。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球场,我们以前一个班级的男生经常一起踢足球。还有就是寝室。我大多数课余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当时也不去上晚自修,我选择在寝室里和同学一起。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我们是7个人住一个大概10个平米的寝室,有一个阳台,8张床上下铺,都没有写字台。但是当时生活可以和大学同学建立起非常好的友谊,在困难环境中,才更容易增进感情。教室也去,通常只是为了看CNN, BBC。

 

“我们当时的生活很单调,娱乐除了足球,就只能在寝室打牌,没有网络。大学里就应该是交朋友的,我相信我能在大学里找到一辈子的朋友,我想我找到了。”

我们当时班级男生特别多,班上24个人中有9个男生,其它班级可能只有3、4个。这些男生可以说是我一辈子的、最好的朋友。他们都非常优秀,比如杨嗣耀,他是我的下铺,现在是上汽集团的总裁助理;另一位同学本来是解放日报体育部的记者,现在是某著名公关公司的政府公关顾问。

 

该时期其他杰出校友:

张骏(2000年毕业于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信诺传播顾问集团副总经理)

仓之毅(2006毕业于国际金融专业罗客就业中心创始人)

 

“希望上外能够借助校庆60周年的契机,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前任校长戴炜栋教授

(采写:新闻传播学院 董雅玲、赵芳来、李觅、邵倩、沈天俊、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