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回顾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2-11浏览次数:1596

上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回顾

 

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与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内同类专业中的翘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几十年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校庆六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首历史,品味硕果。

 

回首历史:53里绚烂英华路

 

2009年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60周年,也是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成立53周年。1956年,国务院批准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改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德、法语专业,学制为四年。从这一年开始,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开始了其辉煌又艰辛的发展历程。

 

前奏——从无到有筹备始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筹备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1956年6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从复旦大学等兄弟院校陆续聘请英语教师,其中包括国内外语界的一些老前辈,如解放前曾任山东齐鲁大学英文系主任的凌达扬教授、曾任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和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的方重教授等。同时又从社会上广纳贤才,招聘了董任坚、杨寿林、许天福等知名外语界人士为教师。

学校决定成立英语系筹备委员会,并不立即招生,预定一年内做好准备工作,第二年秋开学。英语系筹委会开办了师资培训班,并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分别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进一步培训,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后来都成为了学科的教学骨干。

次年,全国开展“反右”斗争。根据当时情况,学校决定暂不招生,成立西语系,设英、德、法语三个专业。同年8月,英语专业由俄语系转来一部分学生,成立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于1961年英语系单独建系后毕业,是英语系最早的一批毕业生,其中大多数留校成为学科的骨干教师。

1958年秋季,英语专业开始正式对外招生。就在这一年,根据高教部关于全国外语院校调整方案,原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174名学生和20多位教师并入上外英语专业。人才的到来为英语专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办学力量。

 

渐强——改革创新并步行

 

英语专业教学全面起步之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教学秩序很不稳定。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章振邦教授说:“从1958年到1960上半年,全国有一股浮夸风,这股风吹到了我们上外,便是要求‘两年赶四年’。我们在这股风的影响下忽视了外语基本功训练,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违反了教学规律,让我们的教学一开始就走了弯路,交了学费。”

1960年下半年开始,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学科建设者认真学习和贯彻“高教60条”,检讨外语教学中违反教学规律的错误做法,从而刹住了浮夸风,整顿了教学秩序,英语教学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而正是在大跃进的浪潮中,英语专业教师自编了一套英语教材,共8册,铅印,供内部使用。这是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自主编写的第一套英语教材。

1961年春,英语专业单独建系。在党委的领导下,学科建设者上下一心,锐意改革,先后修订教学计划,执行升留级制度,完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狠抓教学质量。“当时我们的党委书记陈准堤同志深入群众,天天蹲点英语系,晚上下班以后还常常穿行于教研组之间,找教师谈话,听群众意见,对英语系的教学改革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章振邦教授说。

教学改革从突破低年级的基本功训练开始。通过强化听说训练,学科教学骨干力图改变当时困扰教学的“哑巴”英语问题。1964年至1965年,在高教部外语司的倡导下,在上外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英语系在一二年级建立两个试点班,从理论和实践上试验“听说领先法”。同时校党委指派工作组坐镇英语系,协助试点工作进行。

1965年6月,王季愚、章振邦同志到北京参加由高教部召开的全国性的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汇报了上外英语系试行‘听说领先法’的初步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上外英语系一二年级试行听说领先法的初步经验》全文刊登在当年(196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三期上。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学科正式走上了自编教材的道路。

从正式建系到“文革”前夕,英语系已经成为上外的第一大系,教学秩序空前稳定,改革工作不断前进,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学风气踏实,教师阵容整齐,此期间的毕业生许多成为后来的教学骨干,已经形成了以课程为中心的以教学组织为依托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梯队。“这个教师梯队来之不易,它是我们十分宝贵的财富。” 章振邦教授说。

 

变奏——艰苦奋斗文革路

 

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革”期间,上外外语教育遭受重创,教学改革工作被迫停顿。 “在十年浩劫中,我们英语系尤为重灾区,教师队伍受到很大的冲击,”章振邦教授说,“但学科建设者的队伍并没有被打散,还意外地收到了点补偿。”章教授所指的是文革期间上海外贸学院一度停办,外贸的一部分英语教师并入了上外英语系,补充了英语系的教学力量。

文革后期,上外在全国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起,连续三届约600名上海地区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地处安徽凤阳的“上外五七干校”战天斗地,其中约250名学习英语专业,四年期间边劳动边学习英语。

文革结束后,在校党委领导下,英语系迅速恢复教学秩序,整顿教学组织,重组教师梯队,并于1978年恢复了统一招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上外英语系的教学工作稳定发展,办学规模开始扩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英语系迅速成长,增设了国际新闻和国际贸易两个新专业。

在英语系不断扩展的基础上,学校在恢复“夜大学”建制之后,相继建立了“出国培训部”、“徐家汇分校”、“英语二系”、“新闻传播系”、“对外经济贸易系”等教学单位。英语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为这些部门输送了大量的教学科研骨干。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英语系领导始终把科研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积极发动教师们在教学之余开展科研工作,旨在通过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为以后深入开展科研工作、出版教学研究成果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潮——重点学科硕果累

 

1980年,教育部批准英语系设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1983年批准设立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随着学校的迅猛发展,英语系于1994年12月6日正式更名为英语学院,英语学科建设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于1996年和2001年连续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学科。

作为上外最重要的学科、上外发展的核心,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在凝练学科内涵、夯实学科基础、完善学科结构、建设学科高地、培育学科领军人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科研教学梯队、推进博士化工程、吸引优秀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取得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申报国家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大力推进教学研究和改革、拓宽国际合作办学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扎实地迈上了新台阶,圆满地完成了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拟定的各项建设目标。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始终坚持以教育部的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坚持一到四年级技能训练不断线。英语学院院长梅德明教授说:“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帮助同学们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我们要求教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这也是整个英语学院的传统。”

最近学科也在全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一些的改革,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复语”(多语种)实验班的管理与教学研就以及双学位教育。“我们一直秉承抓住语言文学不放松的优良传统,在教学方面以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将英语教育变为职业技能培训。”梅德明教授说。

近年来,学科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增设了很多文史哲方面的基础课程,如中国哲学中的人生观、希腊罗马神话等等。梅德明教授说:“我们希望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背靠中国文化,面向世界,加强自身的文化交流能力,努力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介绍给世界。我们一直强调,外语专业不仅是工具专业,而且是人文专业,是文化专业,更是人的素养之一。”

进入21世纪后,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者满怀豪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校党委制定的“四、三、二、一”新战略,努力建设学科高地,勇攀学科高峰,精心培养格高致远、学贯中西的高层次、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力求为国家及上海的发展和繁荣,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而做出新的贡献。

 

品味硕果:60载俄风酿成香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前身是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创建于1949年。其开设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1987 年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俄语语言文学唯一的重点学科,2001 年被上海市教委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 年再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又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十五建设评估。

作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3 )的学科点、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和首届会长单位、研究会会刊《 中国俄语教学》 的创办者和首任主编单位,上外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内俄语研究的带头人与学术研究高地。随着时代发展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俄语学科立足社会需要与本学科传统优势特色,树立了更高的教研目标与发展思路。

 

继承传统 领航全国

 

“我们的俄语语言文学是同类学科中最早的全国重点和主要教学科研中心之一,因此在国内有传统优势与影响力,尤其是在南方,更是有不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俄院院长郑体武教授说,“尤其是最新的俄语基地的建成,让我们学科在高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实力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的学术辐射面和影响力也显著扩大了。

俄语学科在俄语语法学和语义学、俄罗斯诗歌研究和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俄汉/汉俄翻译、词典编撰等研究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学科教师完成的许多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学科起到了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如语法学和语义学研究、俄罗斯诗歌和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等均产生过国内领先的学术成果。新时期俄语学科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新增加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研究方向。

在词典编纂领域,俄语学科教师笔耕不辍。由学科独立编写的《汉俄词典》和《汉俄大词典》是俄语学科与专业的大型基础工具书之一。自首版以来,30 年间不断修订再版,并多次在国外印行,使用广泛,享有盛誉。近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先生通过俄驻华大使盛赞《汉俄大词典》,并向词典编纂者致敬,称他们“为促进俄语在中国以及汉语在俄罗斯的推广,为深化俄中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由学科立项和组织编写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系列百科词典——《俄语语言学百科词典》、《俄罗斯文学百科词典》和《俄罗斯译学百科词典》——是继《汉俄大词典》之后的又一重大学科基础性工程,设计规模每本500 万字,邀请国内外近百名优秀专家和学者参与编写,完成后将对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俄语学科率先在全国发出对俄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倡议,举办了“新世纪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提出了以“人文教育和技能训练并重”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改革整体设想并开始逐步落实。郑体武教授说:“目前我们学科的倡议和设想已经得到许多院校的接受和响应,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在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的思想了。”

学科建成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和教育部直属俄语中心。上外俄语学科是我国俄语学科第一个博士点,迄今已培养了60 余名博士毕业生,他们大多在高校任教,是单位的学术骨干。学科最早在博士阶段设立翻译研究方向,并已为全国培养了20 余名翻译研究人才,为充实和优化各校俄语学科的师资队伍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俄语学科已成功举办并即将举办3 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 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其中“中国俄语教育300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 ) 和第13 届世界俄语大会(两次大会均与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合办)具有里程碑意义,规模和层次空前。“世界俄语大会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郑体武教授说,“这个大会将极大地提高我们学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对全国的俄语教学科研水平都会有很大帮助。”

受教育部之托,自2002 年以来,俄语学科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南方地区高校俄语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 届,参赛学校达25 所,参赛选手累计近400 名,近90 名选手获奖并被公派出国留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方地区的俄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俄语学科历来重视学术资料建设,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和俄语中心基本完成硬件建设,学科网站基本建成;购买俄文新书4000 多册,中文新书3000 多册,音像资料4500 余种,获国外捐赠俄文新书近700 册,加上己有俄语文献10 万余册,学科拥有的俄文资料累计已近11 万册;长年订阅俄文专业学术期刊达48 种。郑体武教授说:“这些丰富的图书文献是我们教学、科研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还为全国尤其是南方高校的俄语专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共享服务” 。 该举措切实推动了全国俄语学科教学科研活动的展开。

 

立足需要 科学发展

 

“十一五”是上外俄语学科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俄语学科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要求,更新学科理念,更加注重学科的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锐意推进教学改革和学术创新,努力实现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效益的转变、由教学型单位向研究-教学型单位的转变。

郑体武教授说:“我们学科的发展思路是‘规模适中,发展均衡,质量上乘,特色鲜明,效益突出,影响显著’,也就是不在规模上贪大求全,而是在教学科研的质量、效益和特色上下功夫,把学生培养成精英,从课题研究出精品。”

 

近年来全国和上海市对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不少院校或新增俄语专业,或扩大招生规模。面对目前的人才需求态势和专业发展形势,上外俄语学科经过调查研究,决定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合理规划,稳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在规模上求大,而是通过逐年增加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赴俄留学生数量,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上用力,努力培养俄语专业的高端人才。近年来,俄语学科的学生在全国和南方地区高校各类专业俄语大赛上获一等奖7 人次;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近70 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和教材10 部。

目前学科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毕业博士生绝大多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乃至学科带头人。在谈到人才培养方向时,郑体武教授说:“从近年来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看,只引进博士生而不问研究方向的情况已经明显改变,现在各单位语言学方向博士普遍较多,因此需求开始集中在文学、文化和翻译上,而且供不应求。”以现在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和培养速度,未来供不应求的局面仍将维持下去,维持现有的高就业率仍将有充分的保障。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国际化的加深,社会对优秀外事人员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俄语学科在注重自身建设的同时,时刻不忘服务社会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也扩大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

在“十五”期间,学科先后为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海合作组织部长级会晤、中俄两国总理第七次会晤等重大外事活动提供高质量的翻译、咨询和志愿者服务;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委托,承办中俄高校研讨会、俄罗斯高校展和首届中俄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为上海市政府各类更层次外事活动提供高级翻译服务。

“十一五”期间,上外俄语学科继续支持国家和地方各类重大外事活动,不久前为俄罗斯中国年的大学校长论坛提供同传服务,为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杯女足和世界特奥会提供翻译和志愿者服务。此外,学科重点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提供翻译和志愿者,并发挥本学科专长,配合上述活动在社会上做俄语普及工作。

 

在队伍建设方面,俄语学科根据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凝练研究方向,调整充实人员配备,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一批学术造诣精深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其中四人获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与一批成就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多人在国内相关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构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目前,本学科师资已顺利完成新老交替,教师队伍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均得到大幅度优化和提高。

在学术交流方面,俄语学科加强和深化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改善和丰富合作形式,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的合作攻关,独立和与国外合作举办三次大型国际会议(包括规模上千人的2011 年世界俄语大会)。俄语学科与国内外学术界联系广泛,交流密切:同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莫斯科语言大学、高尔基文学院、乌克兰的基辅大学、基辅语言大学和基辅旅游、经济和法律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除经常邀请俄罗斯专家前来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外,还邀请他们参与本学科承担的重大项目,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如目前有俄罗斯科学院和著名高校的近20 名专家出任《俄语语言学百科词典》 、《俄罗斯文学百科词典》 、《俄罗斯译学百科词典》 三大词典的编委和顾问。另外,学科主持的“新世纪俄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己纳入中俄政府双边计划,并在聘请俄罗斯专家方面得到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新闻传播学院张晓雨 沈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