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结硕果——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创业记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2-11浏览次数:825

体制创新结硕果——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创业记

 

六载春秋,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师资结构、学科建设、职称提升等方面根据翻译学科的国际通行做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十余名教师,数百名学生,他们开创了中国翻译学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多项先河,高翻的毕业生如今分布全国大江南北,有的还进入了国际组织。他们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回忆起上外高翻学院的创建,柴明颎院长认为“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2003年考虑建立高翻学院时,没有国家层面上的参照体系,我们按照什么模式建,依照什么标准,有没有国际上的参照体,这些都是问题。高翻学院也绝不能按传统的语言文学专业来建设,因为原有的机制是没有办法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口笔译人才来的”,柴院长说。

首先是师资结构的创新。按照我们现行体制的要求,在高校任教需要有教授职称,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但是缺乏的是行业经验。根据高翻学院的办学宗旨,学院的专职口笔译教师必须具有翻译行业的从业经验。学院非常需要来自业界、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职业翻译来任教。但是这些人中很少有人有教授职称,也没有符合常规聘用条件的学术研究背景。这就意味着学院乃至学校必须按实际需求来调整聘用或录用的条件,在工资体制、人才聘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进行一些突破。

学院的现任副院长戴惠萍教授就是学院在新的聘任条件下聘任的专职教师。同时学院还聘任了加拿大籍,当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口译教学的Andrew Dawrant先生来学院任教,担任会议口译系的系主任。

后来,柴教授又请到了在加拿大长期从事翻译工作的姚锦清教授。柴教授说:“我们聘任教师的条件是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学历和职称只作参考。当时我们请姚老师来试教一个月,这一个月我们称之为‘恋爱期’。如果我们双方觉得满意,学院就会决定聘任期。”一个月后,姚锦清教授与高翻学院的“恋爱”修成正果,目前主要担任翻译硕士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实习工作。

建立高翻学院的过程中,困难在所难免,但柴教授一直告诫自己创新的过程中失败是允许的,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他会抓住一切机遇,努力争取到达预定目标。所以,197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当时称“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9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的柴明颎有时笑称自己是“机会主义者”。

成功总是离不开努力和机遇。除了一批教师的真诚奉献外,高翻学院的建立也是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机遇之一是当时教育部开始呼吁研究生教育的转轨,当时大学培养的研究生普遍存在着和社会需求无法良好对接,无法符合业界需求的问题。柴院长对一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很清醒:高翻所要培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答案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应用型的高等人才,这样学界与业界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机遇之二是联合国的现职译员中有些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退出翻译岗位了,联合国下属各单位,包括各办事处,正在寻觅合适的高校合作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为其所用。巧合的是,2002年金秋刚刚来临之际,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领导经过研究,决定向国家教育部提出在“211工程”、“十五规划”中建设同声传译基地的申请。经过教育部专家组审核,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我校建设同传基地项目,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

2003年4月18日,上外高翻学院正式落户上外虹口校区。学院下设口译系作为“211工程”、“同传基地”的具体实施单位,另设笔译系和翻译研究所。建院以后,高翻学院创新的步伐没有停滞。“破体制谈何容易?但我们高翻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与国际大学进行了合作,还获得了国际组织的认可等”,柴教授说。

2003年12月,中国第一个翻译学学位点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设立,这是我国内地高等院校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下建立的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二级学科),这也标志着我国内地高等院校在翻译学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翻学院下设的三个教学单位即从2005年起招收翻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也标志着,上外高翻不仅在实践性的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翻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也正朝着国际先进行列迈进。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致通过在全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上外高翻学院是第一批获准招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十五所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地区唯一有资质兼招口、笔译两个方向的学院。与此同时,高翻学院在国际翻译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在国际上)只要谈到与中文有关的翻译,必定离不开上外高翻学院,”柴教授说。

柴教授介绍说,高翻学院创立六年多以来,教授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面,掌握过人的专业本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他说:“一个学过翻译的人,他的语言转换能力会比别人强,宽阔的知识面也可以使一个人做人做事都更客观。”

2003年,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会议服务司司长Omar Abou-Zahr先生与我校校长戴炜栋教授签署了《关于培养专业会议口译员合作备忘录》,以作为我院与联合国长期合作的正式依据。根据备忘录,联合国每年派考官参加高翻学院口译系的毕业考试,同时为口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2009年11月1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08级五位口译方向的同学由系主任张爱玲老师带队,赴日内瓦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在联合国日内瓦口译处处长李正仁先生的亲自安排下,五位实习学生分别在经社文权利公约委员会第43次会议、贸发大会非正式磋商、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消除对妇女歧视公约委员会、性别平等、债务管理等会议举行期间进行了实战演练。像这样的实习,高翻学院从2005年起就在联合国各办事处的支持之下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曾经实习过的地方包括: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维也纳办事处和日内瓦办事处等。

此外,高翻学院还与欧盟口译司等国际组织签有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6月2日至4日,柴明颎院长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赴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简称CIUTI)2009年会暨日内瓦大学建校450周年庆典。6月4日,CIUTI委员会全体一致通过决议,接纳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为CIUTI正式会员。该联合会是由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翻译学院组成的,并开展院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柴明颎教授看来,高翻学院成功的秘诀在于以下四点。第一,办学目标明确:以培养应用型的高级翻译人才为主,辅以培养研究型人才;第二,实际教学和事先设立的标准要吻合,教学大纲规定的训练质和量一定要达标;第三,严格配建师资队伍,“未必名声大的就是好的,能用到位的就好”;第四,按教育规律办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向国际一流翻译学院靠拢。

郭靓靓是翻译学口译方向二年级在读博士。她一直对口译很感兴趣,在高翻学院获得会议口译专业证书后,考上了口译方向的博士。“平时我们能听很多国家专家的讲座,高翻的学术氛围也很好,我们感觉生活在高翻学院特别幸福”,她说,“平时上课时,学生围成一个圆桌面向老师,老师在课前布置给我们阅读材料,上课主要是学生向教授提问或是一同讨论”。

孙序是翻译学三年级在读博士,她认为翻译是一个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沟通的学问,一个优秀的译员不但要理解双方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双方发言背后的意图。除了可通过学院建设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同传模拟会议室训练外,课外几个同学一组还会进行日常的训练,然后互相进行点评、改进。

目前世界上95%的国际会议都采用同声传译,但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同声传译人才奇缺,总共不超过50人;在更高级的国际商务会谈中,对翻译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双语,而是能在三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但多语言高级翻译人才十分稀缺。

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的战略需要,培养高端语言市场的稀缺人才,这正是上外今后的方向。在上外另一个培养高精尖专业外语人才的“重镇”——高级翻译学院,为了锻造一批高水平翻译人才,办学6年来,高翻学院坚持走精品教育路线,对学生实施极其严格的训练。具有大学英语8级或高级口译水平的入学新生,要经过多重训练和层层筛选后,才能有机会接触到同声传译的专业训练。

或许与六十华诞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相比,上外高翻学院还很年轻,她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改革”与“创新”定将为高翻学院翻开未来更美好的篇章。(新闻传播学院沈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