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修权关爱俄语教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2-11浏览次数:228

伍修权关爱俄语教育

孟庆和

在近30年的编辑出版生涯中,令我最感欣慰的事情之一是:我约请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二次为《中国俄语教学》杂志撰稿。

第一次是:1986年的冬天,我顶着凛冽的寒风,独自一人行进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此次北京之行的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创刊五周年组稿。经过一位北京朋友的牵线搭桥,我辗转来到了解放军报社大院的一排平房———军报家属楼前,扣开其中一间的房门,一位中等身材的解放军干部热情地将我迎进门内,他就是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伍修权的秘书———洪炉同志(军旅作家、后创办并主编《炎黄春秋》杂志等)。在他家一间不大的客厅里,我边喝着主人亲自沏的热茶,边向主人介绍着《中国俄语教学》杂志的情况,并强烈地表达了我刊真诚地期望精通俄语与俄罗斯文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伍修权同志能为《中国俄语教学》创刊五周年题词的意愿。洪炉同志认真地听着我的介绍并记下了我们之间的谈话要点,他还仔细地翻阅了我送给他作为参考的《中国俄语教学》自创刊以来的各期杂志,当即表示,他会直接向伍修权同志汇报并尽力促成此事,请我回沪后保持联系。在静候佳音期间,我的朋友找出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委主任李鹏同志1985年12月6日给部分俄语师生亲笔信的复印件并转交给了伍修权同志,供其题词时参考。

1987年5月20日是《中国俄语教学》杂志创刊五周年纪念日,可是直到5月12日我才收到了盼望已久的,于5月10日从北京以急件方式寄出,编号为000093的航空挂号信,我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打开信封,伍修权同志亲笔用俄文工工整整书写的题词赫然在目,此时我拿着伍老的亲笔题词,手在微微地颤抖,我太激动了,激动的是,老一辈革命家日理万机,竟然还这么认真的为一份小小的专业杂志亲笔题词;我更激动的是,当初约稿时,我并未提出请伍老用俄文书写,洪炉同志替伍老拟就的题词是两句中文,一句是:“培养俄语人才,促进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与文化交流。”另一句是:“搞好俄语教学,培养俄语人才,题赠《中国俄语教学》。”据说伍老看了之后,斟酌再三,最后选定了第一句,并主动提出用俄文书写。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而又求之不得的。从伍老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注重外语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由于我们事先留出了版面,伍老的俄文题词准时刊载在5月20日出版的杂志上,极大地鼓舞了处在俄语教学困难时期的广大俄语教师的工作热情。

第二次是,根据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的安排,1988年4月将在洛阳召开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为使会议开的更充实、更具有权威性,1987年年底我试探着再一次向洪炉同志提出,能否请伍老莅临指导会议,洪炉同志回复说:“伍老年事已高,且公务繁忙,恐怕难以成行,但他老人家还是欣然接受给大会写一个书面讲话,并委托我届时参加会议,并宣读他的讲话。”

1988年3月,洪炉同志来信称工作繁忙,难以抽身前往洛阳并随信寄来了由伍老口述,经烘炉同志整理成文并经伍老亲笔签名认可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伍修权致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的祝词”。伍老给大会的祝词充满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俄语教育的关爱,他深情的写道:“俄语对于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较之其它外语有着更为密切的特殊关系。我国的许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大批新中国建设人才,都专门学习过俄语,有不少人还曾从事过多年的俄语教学和翻译工作。正是他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联等国的革命与建设经验,以及各种理论知识、文学艺术等等,陆续介绍并传播到我国,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上,也曾发生过一些波折,一度影响了我国的俄语教学工作,但是,我国广大的俄语教学与翻译工作者,在各个历史时期内所起的积极作用,都是不容抹煞的,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有你们一份功劳。……我国的老一代俄语教学和翻译工作者,已经为中国革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新一代同行,在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必将取得比前人更大的成就,使我国的俄语教学事业,更加兴盛发达。”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但老一辈革命家对外语教育的期望与关爱仍将激励我们为上外、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孟庆和曾任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社长,现任校基金会秘书长、机关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