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回忆20世纪60年代的我校教学改革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2-11浏览次数:418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回忆20世纪60年代的我校教学改革

张绪华

 

1964年,学校领导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并且明确指出:这次改革主要是改革教学方法。全院教师和干部很快就行动起来;开始学习、讨论、研究以及听相关的报告。大家对教学改革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气氛浓厚。

  西班牙语系领导对学校的指示很重视。系党总支书记任淑文同志亲自动员。我记得那天下午,全系师生(包括7位外国专家和教师)都来到“新大楼”(又称“红大楼”,现3号楼)东边的梯形教室开会。任书记用中文讲话,由于有外籍教师参加,她要我用西班牙语做口译。总支书记讲话以后大家站起来热烈鼓掌,表示一定要很好地贯彻上级领导指示,努力完成学校领导所给的任务———教学改革。

  当时有一份介绍国外的“直接法”的资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学生学习外语的一种方法。

  60年代在我校上外语课的专家和教师比较多,有英、西、法、德、俄、日、阿等七个语种。自然他们都直接用外语上课,但是各人操作的方法不一样;有的用直观教具,有的随着课文内容的需要就直接在黑板上描绘。但是这种做法有时遇到一些抽象词就很难向学生讲解。再说那时候,双语词典不多,即使有,有些“外教”也不允许学生查词典。这样,学生只能一知半解,生吞活剥地学着。

  一天,我去听一位古巴老师的课。中间出现aire,为了讲解清楚该词,他做了好几个动作来表示,一会儿跳到窗台,指一指“风”,学生摇摇头表示不懂。接着他又做了一个动作,学生依旧不懂。这时,老师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了。

  后来这位古巴老师来听我的课。我正在讲解cine这个词。此词的发音比较容易,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词义。我们做了一段时间的讲解和练习。随后,让学生把下列词组译成汉语:cinechino,cineDaguanming,vamosalcine.课后,这位古巴老师说,上课不能说母语。我点点头表示同意。作为西语教师,课上我没有说过一句汉语,我之所以用翻译法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懂得所学词的词义,其原因是他们的词汇量太少,无法借鉴其他词。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听说领先法:

  当时在我们教研室谈论最热烈的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最困难的是什么?

  大家几乎一致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最困难的是说话和听力两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些人听了电台广播后,担心自己可能会听得不完整,怕听错,便去报亭买一份报纸再看一看。

  解决听说问题,使用听说领先法

  具体做法:每次上新课之前不先发给学生课文,教师只给词汇表,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直到听懂为止。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话。课堂上,学生之间对课文内容有问有答,气氛十分活跃。

  再说那时候,外教授课课时多,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也多,所以学生在口语和听力上大有改观。

  当时的一年级即68届有六个班级,其中五个班级有智利和哥伦比亚教师授课(中国教师配合)。浦允南先生教了一个班级。浦先生的教法另有一功:让学生自由交谈,只要是用西班牙语就可以。他还用“齐声”回答问题方法,让学生不要怕自己说错。但是,正确的答问声总在其中。这些方法主要是鼓励学生敢说、能说。他不把自己作为学生对话中的听话者,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份子,与学生用西语交谈。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西语。

  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的,我们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学生的读和写的方面往往跟不上听和说的发展。

  读与写要跟上

  我们体会到:在教学中也要学会“弹钢琴”,就是说我们工作时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不要只顾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当时担任西班牙语系副主任的邬孝先同志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经常下班级去听课,和各班的任课教师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与教研室一起讨论。提出“读写跟上”的办法。

  我们决定:在听说领先的前提下抓好读和写,也就是,要加强课堂上的朗读、阅读和写的训练,总之,要处理好对听、说、读、写四个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较多的具有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作者系我校原西语系副主任,西班牙语副教授,校教学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