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尼娜在姜椿芳铜像揭幕仪式上的发言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12-11浏览次数:297

姜尼娜在姜椿芳铜像揭幕仪式上的发言

 

各位尊敬的来宾们!上外的领导和全体师生!

今年12月18日,为上海外国语大学60周年校庆的庆典之日,而今天12月17日举行上外第一任校长姜椿芳铜像的揭幕仪式,我和弟弟姜抗生代表全家参加这个隆重的仪式,心情非常激动!60年前,上海解放不久,新中国才成立,举国百废待兴,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当时苏联给我国提供156个援助项目,他们委派了大批专家和员工来协助我们建设,这就需要有大批精通俄语的人才来配合。1949年11月初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在上海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学校,让父亲来担任校长和党委书记。虽然当时父亲还有许多其他工作,但是他还是全身心地投入这个工作。从无到有地创办起这所学校,首先是校舍、教材和师资,他们都一一解决了,还发动同学们自己动手改造校舍、填臭水沟、修道路,因陋就简地把学校建成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政治空气浓、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建校初期,大概是一个星期日,父亲要去俄专看望他的学生们,我跟着他一起来到学校。学校周围很荒僻,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只有庄稼地。进到学校,确实很简陋,大部分是平房,但是很整洁、清洁。在校园里看到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拿着书本边走边读,当看到父亲走近他们时,都围过来问问题。父亲耐心地一一解答,并向他们问寒问暖。那个时期,我在淮海中路的启秀女中上学,爸爸让我每天搭一段他去俄专上班的班车。我记得那是一辆中型的面包车,车上坐着几位俄国教师,还有几个中国教师。

  1978年父亲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1984年因为父亲青光眼病严重,我调到他身边,做他的秘书。1984年12月,我跟随父亲来参加上外三十五周年的校庆,这时的校长是胡孟浩同志,经过35年,上外已经换过好几届校领导,经过各届领导的不断努力,上外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校园里,一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学校周围也有很大变化。学校里有先进的电化教育,我想,上外在当时同等学校中应该是最先进的。这时他们已经有自己的出版社和印刷厂。已再不是俄语单语种单科性学校,而是多语种多学科的学院。父亲为上外的发展感到由衷的喜悦。

   60年之后的今天,我又来到了上外,看到的一切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各种建筑风格的教学大楼,配上整洁、美丽的花园样的环境。我从你们赠送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上看到,现在你们正向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大学迈进,成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学校。我也注意到上外新学期迎来了来自80个国家的1400多名留学生,使国际化办学呈现可喜的新局面。我关注到:虞建华荣获上海市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六位优秀教师荣获上海市育才奖……等等。同学们都秉着“今天我以上外为荣,明天上外以我为荣”的理念,加上以“格高致远、学贯中外”的校训为办学和求学的目标,60年后的今天,使我们看到了你们努力的成果。60年前只是一所俄文专科学校,现在已发展成拥有34个本科专业和35个硕博士专业的“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1952年初父亲调到北京工作,分配到北京工作的一、二期校友们,大部分家在南方,他们把父亲的家当作自己的家,有困难,有高兴地事,就来我家找父亲,记得在1952年或是1953年,俄专一期校友傅子荣结婚,父亲在家里办了一桌酒席,请傅子荣的同学们来喝酒吃饭。又如分配到编译局工作的上外二期校友董荣卿和王燕华结婚,父亲当他们的主婚人。在我家经常可以看到上外一、二期校友的身影,父亲像关心自己的朋友和子女一样关心他们,对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所取得的每个成就,都感到高兴!他们确实都是好样的,成为各条战线、各岗位上的骨干。

   父亲的一生,从事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除创办俄文学校外,1941年创办《时代日报》,1953年担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副局长,被师哲誉为“沙漠中的骆驼”。“文革”期间,父亲横遭迫害,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身陷囹圄达7年之久。“四人帮”的迫害,没有动摇父亲的革命意志,没有使他丧失对党的事业的信心。他立志一旦重获自由,要倡议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来填补中国文化的空白。1975年4月19日,他一出狱就向来看望他的同志讲:编译局已经译出三大全集,是否可以用现有编译力量,配备一些专业知识的编辑,编辑中国还缺少的大型工具书——大百科全书。1978年他的建议得到中央的批准,他动员和组织了数以千计的编委,数以万计的撰稿人,终于使《中国大百科全书》屹立在世界百科之林。

   1987年12月17日父亲去世后,上外一、二期校友们一直在酝酿着要为姜椿芳校长竖一个铜像,今年启动了他们募捐铸建姜椿芳半身铜像的工作,在上外建校60周年之际,要举行隆重揭幕仪式,供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广大师生员工们永远瞻仰和纪念,学习姜椿芳的优秀品质。今年104岁的中国语言学家周有光老先生说:“我们要学习姜椿芳厚今而不薄古,重中而不轻外”。

  最后,我代表全家感谢上外一、二期校友们为母校捐赠的姜椿芳铜像。我们决不辜负父亲的教育、永远学习和怀念他,同时教育好我们的子女,要以他们的爷爷、外公姜椿芳为榜样,要出色地、创造性地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姜尼娜 

                            2009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