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外情
作者:     更新日期: 2010-12-11     访问次数: 412

我的上外情

周兴富

 

37年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作为一名工农兵学员来到了上外,34年后,当母校甲子华诞之时我又回到了您的怀抱。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千般思绪,万般情怀,怎一个“情”字了得。上外——我的母校,今天我向您报告来了:“俄语系75届学子周兴富无愧于您的学生。”

我不能选择何时投入您的怀抱,但我可以选择怎么样无愧于您的学生。

当风雪弥漫着大别山的时候,我们75届4位同学追随着64届4位校友正奋战在保卫祖国安宁的特殊战场。当粉碎“四人帮”的捷报传来,我正拿着教鞭,努力地完成语言的传承。我骄傲,老师的殷切期望,我在两年的教学中实现了。为了一份特别的理想,我又学习了《高等代数》、《数理统计》、《概率论》、《电子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等课程。为了那份理想,我们8位校友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无私地奉献了青春年华。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上外的学子,我们不能愧对母校。

20年后,当我们先后回到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尽管我们失去了时间,失去了优势,但是,我们有着上外人的执着和追求。我骄傲,我赶上了同年人的脚步,在一个新的领域,我发表了多篇论文,立过功受过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我又一次用行动诠释了上外人“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精神。

今天,我回到了母校,见到了我的老师胡孟浩、朱丽云、倪波、杨雷英。回到了俄语系,系总支书记戴迪萍、副系主任章自力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骄傲,在俄语系薪火相传的道路上有我们75届陆永昌、季元龙、高明秀、汪宁等同学坚定有力的脚印。我骄傲,背负厚重历史印记的工农兵学员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

走出校史陈列室,面对着美丽的松江校园,我心绪难平。我不禁在心中轻轻地呼唤:“上外,我的母校,您还记得这五届工农兵学员吗?”(作者系俄语系1975届毕业生,曾任解放军某部少校正营职科长、助理研究员,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