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雪:谁言年少才疏浅,研学授业正芳华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9浏览次数:522

  • 【摄影 | 】

  • 学生时期的贾思雪老师 【摄影 | 】

  • 贾思雪老师博士期间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留影 【摄影 | 】

编者按:近期,我们推出上外2017年优秀教学奖系列采访报道,在教与学的畅谈中带你聆听他们关于教与学、学与思、思与行的故事。她是攻下本科和博士学位的清华学霸,也是充满青春活力的85后“青椒”;她本是“初来乍到”,却又“一鸣惊人”。本期,我们将带你走近这位让人“意想不到”却又"意料之中"的优秀教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贾思雪老师。

学霸体质—习以致理,文而论道

翻开她的简历,密密麻麻的获奖履历也许能让你的脑海瞬间蹦出“学霸”二字。从本科到博士,贾思雪老师认为是一个逐渐养成独立批判思维的过程。她坦言,一直以来对知识的渴求,使她总觉得本科的学习有些“不够”。比起本科原理性、基础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她更希望能够在一个研究领域深挖下去。于是在兴趣的驱使下,她选择了在市场营销方向读博深造,而这份宝贵经历也让她受益终身:“我认为博士阶段训练最大的意义就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独立的见解。”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论文撰写经验,也曾获得了多项学术荣誉,并在博士毕业时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每一份荣誉都闪耀着光芒,而藏于幕后的,则是她严谨坚毅的钻研精神。

优秀仿佛是她天生的光环。然而这份优秀,并未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而终结,它随着贾思雪老师转换融入到了新的角色中。作为班主任,丰富的论文撰写经验使得她在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时更加娴熟和仔细。在这过程中,她发现同学们的选题容易过于宏大,使得涉及到的文献往往过于分散而繁杂,主题也不够明确。“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贾思雪老师说道,“我认为本科论文最重要的是规范,也建议学生们选择研究的问题越具体越好,最好能够用一句话把你的研究问题讲清楚。”

 温璐菲是贾思雪老师正在指导的一位大四学生,她说道:“贾老师一丝不苟的备课准备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让我对市场营销这个研究方向有了全新的认知,也对我之后的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在课堂外,贾老师也非常乐意与学生沟通,给我的学习和生涯发展提供了很多建议。”就这样,贾思雪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毫无保留地和学生分享着自己的心得,但比起论文的指导,严谨踏实的科研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才是她真正赠与学生的无价财富。 

教学有方教施以术,学得乎法

 近年来,上外在“多语种+”战略指引下,多举措打造国际化办学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以全英语专业和全英语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初入上外时,贾思雪老师主讲的全英文课程“整合营销传播”便入选2016年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该课程一经开放,便成为选课中最热门的课程之一。

“第一学期就有108人选课,看到那么多人时我非常震撼,因为这是我来到上外后第一次登上讲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贾思雪老师笑着说道。高诗楠是当时这108位学生中的一员,她说道:“感觉贾老师整体的教学风格和市场营销这个领域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既让人感到轻松和新颖,同时也包含很多严肃认真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觉得收获满满。”

 “整合营销传播”课堂上丰富的案例讲解和创意分析是提高授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每堂课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贾思雪老师都会用广告图片或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与之相关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用当堂所学理论去分析实践,如此一来,不仅课堂氛围分外活跃,学生们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营销理论内涵。

 除此之外,为了打破大学课堂的沉默,她不仅根据学生对不同品牌的兴趣不停地对案例进行优化调整,也鼓励学生在课堂案例外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品牌进行小组展示,而开放式选题的实际效果超出预期。“学生们自己找到的案例都非常精彩,有很多是我自己并未想到的,涉及到的行业也更加广泛。”贾思雪老师高兴地说。在她看来,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由老师讲课的魅力来决定的,“我不喜欢‘演讲式’的课堂,也不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我希望的课堂是我在讲课的同时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互动讨论中。”

 课程结束后,不乏有学生因此喜欢上市场营销,并将之作为研究生申请的方向,外院想要申请营销专业的学生也会特意来旁听贾思雪老师的课,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传承是当老师最有意义之处,如果知识通过你的传播使学生记住,并能让他们在多年后想起时仍历历在目、印象深刻,这会令人非常有成就感。”贾思雪老师说道,“我想把自己在营销领域积累和接触到的最前沿的研究发现借由课堂都传授给学生。”对她而言,教师传承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理念和精神上的引导,让学生在面对选择时知道每条路通向何方,能够有更长远的目光。

有师如此—亦师亦友,爱之敬之

“青春,开朗,鲜活”,这是贾思雪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这得益于她对钢琴和唱歌的热爱,举手投足间既有为人师者的沉稳温润,亦有“学生式”的朝气与活力。

 “我一直都很喜欢学校,也喜欢与学生打交道。”贾思雪老师笑谈道。对校园的情愫让她更愿意亲近学生,也正是由于这份喜欢,她在读博期间就选择了“双肩挑”:既做博士研究生,又担任辅导员。这个重要的决定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必须时刻维持着研究、学业和工作之间的平衡,但那些和学生一起敞开心扉、畅谈未来的时光,也成为贾思雪老师最幸福的校园回忆。 

 进入上外之后,这份热爱不但没有被琐碎繁杂的事务稀释,反而在时间中慢慢发酵,更多了几分成熟和智慧。她既会与学生一起畅谈诗与远方,也会着眼于当下学生最真实的困境,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每当有学生来寻求建议时,贾思雪老师总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困惑,尽最大努力为学生答疑解惑,她也会鼓励学生:“如果兴趣点不明确,可以和前辈们多沟通,勇敢地多尝试。”

“从小到大,我得到过很多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现在可以把爱传递给学生是一件很满足的事情。”贾思雪老师说道。正是由于她的亲和与关怀,学生们纷纷将她当成亦师亦友的前辈。

  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求索方能靠近真理。这也许不是花团锦簇的阳关大道,亦绝非踽踽独行的羊肠歧路,而是任重道远的传承之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从学术研究、生活智慧到性格品质,这些在涓滴浸润下汇成的长河,如今又从贾思雪老师的身体力行中涌出,流进下一脉年轻的血液中去。

师者,所以言传身教、授以光明、示以美好,当如是也。